俞建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视频 | 俞建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俞建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所学校要有优美的环境和深远的校园文化

从事教育行业21年,但是累并快乐。一所学校校长的职位,有着责任和压力,因此会累。而快乐,是因为不管在什么层次什么类别的学校,都能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最大乐趣在学生身上”。学校的使命就是通过三年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校的气氛也尤为重要。我理想中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整洁干净、和谐雅致、动静相宜,同时要具有浓浓书香味的读书气氛。这不仅仅是物的环境,也是人的环境。处于这样一种校园环境中的人应该是专注的。“专注进去”,就是老师潜心教学,学生静心读书。而余杭高中目前正是这个样子。

在余杭高级中学众多文化内涵中,选择“玉鹰文化”为余高的育人文化,正是因为余杭地处两种文化的核心地,所以传承两种文化鲜明的血脉,是余高人的历史使命和追求。而且这也与学校“厚德博学,开物成务”的教育精神内涵一致。余高校徽就是学校文化的标识。校徽上有两个核心团,一个是玉,一个是鹰。玉属静,它是温润美好,鹰属动,鹰击长空。 通过高中三年的引导和浸润,希望余高的学生能够具有玉一般的品德,鹰一般的才略,余高一直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实践是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我们有很多具有余高特色的课程,比如走三进、超赛异形、长乐素质拓展、回母校等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和活动的设置,主要跟余高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多创造一些平台和机会。所以我们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我们总结了“自主成长,实践成才”这8个字的学校特色。有我们认为自主是学生成长个体成长的必要基础,实践是个人成才的必由路径。

为了自主和实践,学校也推广了很多活动,比如“寻找身边优秀的学长”,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我们强调人的重要性,通过系列活动,在校园里不仅老师可以唤醒学生,学生可以唤醒学生,甚至学生也可以唤醒老师。

曾听一位校长说,教育更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技能,一种方向,一种文明,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们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余高多元化的课程,主要体现在四大类选修课程上。课程设置了整体思路:知识拓展类是注重品质,兴趣特长类注重品位,职业特长类注重体验。

所以上述这些活动都是具有余高特点、印记的课程。一所学校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深刻印记的东西。这些印记深刻的东西,是经过实践沉淀后,最终留下来可以终生受用的东西。

师生协力营造“余高”气氛

校长的精神状态决定教师的工作状态,教师的工作状态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凡事多思考,即使一路布满荆棘,也肯定能披荆斩棘,达到预期的目标。

从校长到学生,凝心聚力,克服困难,从而实现从可能到可能。余高自有一种精神气,我每天巡视校园不少于三遍。全方位的看,看学生的状态,看老师的状态,通过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

每巡视一遍,都会看到一些感人的场景。比如,早已下课老师还在走廊的一角为学生答疑。比如,老师办公室经常被问问题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再比如自修课,文科班的学生专门的背诵室大声朗读知识点等。学生和老师沉浸其中,投入其中,每经过他们我都感受得到。不管是谁走进余高,相信都能感受到一种很强大的凝心聚力的感觉。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余高的老师都是很好的陪伴者。当学生站在讲台上,他们就是台上的主角,老师就在台下陪他们执着,陪他们流泪,陪他们骄傲,为他们鼓掌。希望余高的老师能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完成传道授业,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余高的老师不仅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还要像父母一样关系孩子。而对于中学时期的孩子,特殊的年龄段多多少少有些叛逆。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发现,多一些正向的激励。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

更重要的一点是,余高要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关系,促进双方的沟通,使学校的教育行为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营造一种家长与学校合理育人的气氛。

  • “学校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印象深刻的印记。这些印记深刻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留下,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用的。”

  • “校长的精神状态决定教师的工作状态,教师的工作状态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

  • “教育的最大的乐趣都在学生身上。学校的使命就是通过三年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能够更从容的的走向社会。”

俞建中:深耕教育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新华网杭州6月30日电(包塔娜)地处良渚文化发源地,余杭高级中学的师生们对良渚的文化图腾——玉鹰,都不陌生。作为这所学校的领军人物,校长俞建中说,玉属静,它温润美好;鹰属动,有鹰击长空之意。而“玉鹰文化”的寓意,与余高“厚德博学,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以人育人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俞校长看来,当了21年的校长,最大的感触是“累并快乐着”。他说,校长肩负着一所学校发展的重大责任,压力巨大,但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也正是教育的乐趣所在。

余杭高级中学取“玉鹰文化”之谐音“育英”,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成长、实践成才。俞校长希望通过高中三年的引导和浸润,余高的学生能够具有玉一般的品德,鹰一般的才略。

  

在俞校长看来,学校的使命就是通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因此,近年来余高提出了贴心朴素的“以人育人”办学理念,让在校生从优秀学长身上获得一种内驱动力,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俞建中校长表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以人育人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校园里,不仅老师可以唤醒学生,学生可以唤醒学生,而且教学相长,学生也可以唤醒老师。”当然,以人育人的责任更多地落在老师们肩上,他们不仅要以自己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召学生,而且要以爱与温暖来陪伴学生成长。

打造多样平台 为成长创造多元可能

余杭高级中学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历练才能,激励成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近年来,余高开展了“三走进”“长乐素质拓展”和“回母校”等特色课程。其中,“三走进”课程已在余高开展12年,能够坚持一个课程,并展现其独有的特点并不容易。俞建中认为,通过这种校内外协同的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亲身投入实践。要允许学生试错,鼓励他们多挑战。”谈起社会实践为学生带来的益处,俞建中提到了2014届的秦瑜同学。这位学生曾对他说,余高的“三走进”实践课程,可以说是连接高中与大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的桥梁,为自己提前适应大学自主学习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果用一个词语概括余杭高级中学,俞建中选择“砥砺奋进”四字。他说,近几年余高不断拉高发展标杆,一次次实现从不可能到可能。

由于高中阶段的孩子多少会存在叛逆行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俞建中认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余高的老师要做那个陪你流泪、陪你骄傲、为你鼓掌的人,不仅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还要像父母一样关心孩子。

俞建中认为,给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正向的激励,学习与生活上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他还主张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使学校教育行为能得到更多家长的理解与配合,营造一种家与校合力育人的环境。(完)

杭州市教育局 | 新华访谈室 | 新华网浙江频道 | 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

联合出品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