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天

学诗计划|《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学诗计划——饮湖上初晴后雨   来自新华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景色朦胧,引人入胜。

今天学习的这首诗,诗人苏轼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让后人永远记住了西湖的美丽。有说此诗明写西湖美景,却实写诗人在杭州遇到天生丽质、能歌善舞的王朝云。至于是否确实如此,现在已难以考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有六义,“比”为其一。南宋大儒朱熹解释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通俗地说,“比”就是比喻。写诗时,如果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就会让诗句显得形象。但如何将比喻使用得精妙,却是对诗人的极大考验。

《卫风·硕人》中,诗人为了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柔荑、凝脂、蝤蛴、瓠犀、螓、蛾,这些动植物都是诗人习见之物,信手拈来,取其形色以比之,便活脱脱刻画出一个美人来。

苏轼作为一个大诗人,自然深知比喻之妙用。在写这首诗时,他在西湖上饮酒,初晴后雨,看到了西湖的两种美。他诗兴大发,却又颇费踌躇:古今写西湖的诗篇成千上万,并且不乏佳作,如何能将西湖写的与众不同?如果比喻西湖,用什么最为合适呢?灵机一动间,他想到了西子。也许,是“西湖”和“西子”各有一个“西”字,让他有了这个伟大的灵感。但不管如何,这个比喻是神妙极了。

是的,晴时的西湖,水光潋滟,饱满湿润,的确给人一种“浓抹”的感觉;而雨时的西湖则山色空蒙,飘逸有神,不正恰似淡妆的西子吗?将山水比喻成人,苏轼也许不是头一个。但将西湖比作西子,苏轼是确实开了个好头,也让“西子湖”的美名天下传扬。

诗宝

诗君好,诗中的“潋滟”和“空濛”是什么意思呢?

诗君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

诗宝

诗中的“西子”就是西施吗?

诗君

是的。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是当时著名的美女。

诗宝

明白啦,多谢诗君赐教!

  • 龚师兄:
    作诗一首。

    海宁王静安先生故居

    钱塘日夜向东流,

    故里风清草木幽。

    词作人间知冷暖,

    著归甲骨探商周。

    书生报国终无奈,

    绛帐传灯并有愁。

    最是凡尘留不住,

    昆明湖水自悠悠。

  • 九师兄:
    作诗一首。

    梅弄影

    瓣心垂露,欲傍东风舞,多少柔情空误,昨夜犹如,梦中香暗度。

    紫藤开处,半点相思雨,直入烟山轻诉,付与离人,鸳鸯愁别去。

  • 兰师兄:
    作诗一首。

    西湖斜雨

    清风翻翠柳含烟,

    斜雨如丝入画船。

    娘子如今也应道:

    湖光胜却旧时天。

杭州回舫

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

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

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蝶恋花·雪梅

达子


一挂花红偎素岸。送晓风轻,惹却娇妍乱。谁把玉尘闲理贯,凭君霜刃墙身断。

数点靓妆枝俏玩。芳妒她时,独立寒冰看。不报春来胡不算,只言冬色无相伴。


重阳其二

付鹏飞


金秋又唱菊花词,

重九登高念故知。

孤雁临空悲切切,

离人望远意迟迟。

相思一缕潇湘寄,

折柳几声羌管吹。

刮肚搜肠寻妙句,

乡愁伴酒入新诗。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