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秋,诗人罢职里居已经四年之久。上一首“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写出了自己被投降派排挤,虚掷年华的无奈心情。而本诗更是流传千古的绝唱。
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写出了北中国壮丽的景象。
第二句岳的所指,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华山,更接近上摩苍穹的景象。但不管是华山,还是泰山、恒山,甚至旧京所在的嵩山,如今都在金人的铁蹄之下,不必过泥。
山河如此壮美,而诗人笔下一转: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泪尽二字,惊心动魄,让人联想起楚人卞和的“泪尽而继之以血”。此时上距靖康之变已六十余年,遗民大半早已去世,活着的泪也快流干了。他们日日夜夜翘首南望,等待王师挥戈重来。
又一年三字,道尽了遗民的希望和失望。而遗民的希望,也就是沦陷区的民心,对于作者来说,分量比三万里河与五千仞岳尤重,暗含着对朝廷中投降派政客的严厉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