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天

学诗计划|《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学诗计划——扬子江   来自新华网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历史上求仁而得仁的英雄人物很多,文天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忠诚之心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他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塑造了国人的时代气节。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他的《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用磁针指南意指他心向南宋的赤诚爱国之心,孤忠大节,诚感天地。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这首诗,写于1276年。根据钱钟书的考证,文天祥的诗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元兵破杭州、俘虏宋帝之前,所作诗歌皆平庸无聊,抵抗元兵后写的诗则铿锵有力。

这多少和文天祥出使元大营被扣押的经历有莫大的转折关系,南宋亡后,文天祥曾往浙江余杭与元丞相伯颜抗论力争,被拘留。后在江苏镇江脱逃,辗转而至通州(今江苏南通市),准备转往福州投奔宋端宗赵昰。他一路上写下了许多诗,总名为《指南录》,这个名称的由来就是本诗的最后一句。

诗的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绕道北行,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首句的“北海游”。指绕道长江口以北的海域。次句“回从扬子大江头”,指从长江口南归,回是指迂回。

诗的三四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现了他不辞千难万险,赶到南方去保卫南宋政权的决心。后来,文天祥到福建后再度募集将士,浴血抗敌。

全诗语言浅近,比喻贴切,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诗宝

诗君好,“回从扬子大江头”里面的扬子江是指哪里呢?

诗君

长江在南京一带称扬子江。因为文天祥当时刚好在镇江、南通附近,离南京不远,因此称自己所渡的长江为扬子江。

诗宝

为什么作者用“磁针石”比喻自己的忠心?

诗君

磁针石也就是指南针。景炎元年,宋端宗赵昰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当时从江苏镇江、南通逃离,准备投靠端宗,因此自己在北面,天子在南面,所以说自己的心向着南方,就像“磁针石”一样。

诗宝

谢谢诗君,受教了!

  • 山有木:

    海底漫步

    入海天光滞不前,

    珊瑚演漾玉生烟。

    顿轻俗累知鱼乐,

    何事鲲鹏苦变迁。

  • 李庄:

    丁酉小寒后二日青芝山谒仰霁亭

    吟到冬青不忍听,

    寒天漠漠雨溟溟。

    越中陵寝今安在,

    仰霁家山尚有亭。

  • 辣斋:

    会文书院

    拱壁狮蛟戴屋鳌,

    云端树际鼓风涛。

    欲从地脉窥消息,

    眼罅安流横碧皋。

  • 兰师兄: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

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怜雪

枫忆惜缘


一片雪花一片愁,

片片雪花向东流。

我怜雪花不长久,

雪花笑我枉白头。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