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天

学诗计划|《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学诗计划——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来自新华网

少年说愁,为何而愁?多是无愁找愁。年少时的愁就是登高望远,仿效古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当人长大,真正懂得愁时,往往又无话可说。

今天学习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通过今昔对比,愈发凸显作者内心深处无法言语的愁,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说到辛弃疾,可能每个人都会立刻想到“豪放、壮词”等等概念,因为他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实际上辛弃疾的所有词作中,真正意义上的豪放之作,并非是多数的。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丑奴儿》就是辛弃疾的一首代表作,却正是代表了他在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深邃、哲思,并带着一丝很中国的诗的幽默。

这首称得上耳熟能详的宋词,前段写自己的少年,后段写今天的自己,然后形成一个对比,在这个对比中探索。

从字面上说,好像他说的是对“愁”的不同的看法,而实际上则是人生成熟之后对整个人的情感世界的观感,乃至是对整个世界的观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个读过的人都喜欢他的根本原因——辛弃疾在替你我做出了一个总结,他说的,也正是你我对整个情感世界的观感。

从这一点而言,我们应该可以对“什么是好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一种好诗,表达的恰好是你所想的。用文学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写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就可以成为好诗。如果你恰好对诗词的写作有兴趣,这个不妨就是你的一个目标。

诗宝

诗君好,丑奴儿,这个名字不太熟悉呢,老师是不是弄错了?

诗君

对,丑奴儿不是今天词谱上的正名,而是别名,现在词谱上的正名叫“采桑子”。不过,“丑奴儿”这个名字由来也很早的,唐朝就有了。

诗宝

这里为什么不说“少年不知愁滋味”?

诗君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以为懂了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文字的掌控能力。从形式上来说,知、识从音韵的角度来说,一个是平声,一个是仄声,互相之间在这个字位上不可替换。
更重要的是,从内容上来说,两者之间有著重大的差别。知,是涉及表象的一种了解;识,则是深入到内部的一种认知。
如果仅仅说“知愁”,那么小学生也可以知,他知道愁是什么就可以说是“知愁”了,但是“识愁”是真正懂的了“愁”所包含的所有味道了。

诗宝

明白啦,谢谢诗君指点!

  • 山有木:

    赠别

    惯曾谑浪供欢笑,

    依旧尊前笑未休。

    扯尽东西南北事,

    不将一语到离愁。

  • 李庄:

    初秋

    绿螽斯抱紫薇花,

    缱绻羞红一抹霞。

    风月四时秋最好,

    天高莫遣淡云遮。

  • 辣斋:

    陪小女蹴鞠

    小女辫冲天,如栖双飞燕。

    遶膝求游戏,讵怜我身倦?

    强为尔起之,皮球蹴轻旋。

    平厅暂涤场,勒束苦鏖战。

    踢足起清风,砉磔裂玉电。

    骫骳走铜丸,舍拔飞利箭。

    才卧扑东隅,忽复失西面。

    贴地漂圆萍,扬空抛氄毽。

    那惜花盎翻,早倾堆书案。

    抢撞贾余勇,浅笑乳莺啭。

    涕出拭无暇,奔逐灵雀抃。

    予汗已湿衣,彼色少为变。

    彼乐我身轻,逍遥行走便。

    明朝作健儿,何苦事笔砚?

  • 兰师兄:

    丑奴儿

    溪花残落红流水,梧叶秋声。

    梧叶秋声,山气连云案几明。


    画楼月影纱窗恨,任是无情。

    任是无情,断尽柔肠诉不成。

南乡子·舟中记梦

辛弃疾

敧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

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

不管人愁独自圆。

含笑花

杨万里

菖蒲节序芰荷时,翠羽衣裳白玉肌。

暗折花房须日暮,遥将香气报人知。


半开微吐长怀宝,欲说还休竟俛眉。

树脆枝柔惟叶健,不消更画只消诗。


江城子·清明节感父母恩

学诗十六班
付鹏飞


清明时节柳丝黄,路长长,野茫茫,

跪倒坟前,叩首祭爹娘。

斟酒三杯香几柱,先父母,岂能忘。


相逢只恨隔阴阳,屋东厢,示儿郎。

礼义孝忠,代代应弘扬。

笑貌音容犹自在。悲切切,泪千行。



冷雨寒食节

学诗十一班
司尊义


冷雨寒食云暮沉,

柳青荡波扰心神。

黄纸一片烧不尽,

断烟残烛泪满襟。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