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天 2017-08-22

学诗计划 | 《渡荆门送别》:恰诗仙少年,也无别绪也无愁?

学诗计划-渡荆门送别   来自新华网

前些日子,我们一起学习了诗圣杜甫那首抒愁名篇《旅夜书怀》。杜甫短短四十字,就把郁郁不得志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诗中的那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又是名篇中的佳句。

可曾想,诗中的那句千古名句,正是借鉴了他的挚友诗仙李白的这首《渡荆门送别》。只不过,杜甫拿来抒发忧愁,而李白用来展示送别时开阔的胸怀。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的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妙句,从字面来理解,描绘的是山岭渐渐隐没、平原一望无际,大地宽广无垠,江水在此间奔腾如入荒野之中的环境,"尽"字用语准确,"入"字力透纸背,整幅景象显示出天地寥廓的境界,反映的是诗人开阔的胸怀。

同时,景象的描写也符合地理知识,因为荆门之后长江顺流到湖北境内,的确是一片平原,因此诗歌并不完全是想象,往往也反映真实。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移步换景的诗法。夜晚,江面澄澈,月色倒影入水,照亮整个水域,仿佛天上飞下一面明镜;而白天,云蒸霞蔚,变幻成海市蜃楼,奇景迷人。作者的视角也在变化,前句是俯视,后句是仰视。比喻贴切,艺术效果非常突出。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其实明明是自己舍不得离开故乡,却不主动这么说,而说故乡的水不远万里,依依惜别行舟,别有趣味。

五言律诗的首联和尾联有一种写法叫做"十字格",要上下两句十个字连在一起,才把意思说完整,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尤其是用在尾联上效果尤佳,比如杜甫《春末怀李白》结尾"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诗宝

诗君,荆门这两个字我好像在古诗里经常看到!

诗君

荆门就是现在的湖北宜都县,处于长江南岸,形势险要,自古就有楚蜀咽喉之称,因此大凡来往于湖北、四川两地,要从三峡过的,大都会过荆门,有这样雄阔的景象,是很容易激发诗人的无限感慨的。

诗宝

这首诗题为送别,可是诗中为什么没有送别的场景呢?

诗君

这个问题,历史上的名家也有讨论过。喻守真认为,本诗虽是送别诗,但区别于其他诗的是作者和行者是同舟共发的,所以所见到的景色处于变动之中。 但沈德潜认为送别的是故乡而不是朋友,因为没看出离情别绪。两说各有道理,读者可自己分辨。

诗宝

尾联写了"故乡水",所以李白的故乡是荆门吗?

诗君

李白自幼生活在蜀地,直到二十五岁才出川,这首诗大概也是写于这个时候。所以诗人把四川称作故乡,从四川向东流的滚滚长江也就是故乡水了。

诗宝

谢谢诗君!学习了!

  • 大师姐:
    我也来一首送别诗。

    赠别

    春早离亭休折柳,

    阶前草色漫荣生。

    三山雨对千觞醉,

    两袖风携一脉诚。

    冠紫袍红唯责重,

    案疏牍冷但名轻。

    愿君此去无闲笔,

    犹道民间疾苦声。

  • 兰师兄:
    李白不舍故乡之水,我忆家乡星月。

    无题

    暮雨潇潇休去迟,

    谁人是夜有秋思。

    飘零几载他乡夜,

    总忆家山星月时。

  • 三师兄:
    这首诗让我想起当年去异地求学告别家乡时的感受。巧的是,李白是出川,而我是入川。细想,也算与李白共饮了四年故乡水!

冬日有怀李白

杜甫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无题

孟酒酒


碎雨不眠为谁愁?夜来惊破清幽。

三两滴落不停休,辗转冬秋。

又忆旧时萧瑟,无人共饮风流。

十年依旧绕心头,怎个难收!

无题

放羊的驴子


千里戈壁无人烟,

银龙起伏指云天。

跋涉千里心不惫,

恬然问候暖心田。

无题

木木


秋雨绵绵秋风凉,

秋花盛开秋叶黄。

蝉鸣渐稀夜渐长,

佳节催人返故乡。

登高思念家乡

归海云珠


寒蝉声递歇,百草始风衰。

路上多残叶,挥书送柳垂。

山深游客少,水去不归池。

我问秋来答,归期是几时?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9347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