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杭州3月25日电(记者冯源)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征,在浙江省德清县,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大型制玉作坊遗址中初鸣遗址,为研究当时的制玉工艺和玉矿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它同时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
中初鸣遗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位于闻名中外的良渚古城的东北方向。2017-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博物馆对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和确认了多处遗址点。每处遗址点均有玉料出土,研究人员判断,在良渚文化时期,这里是一处大规模制玉作坊遗址群,而遗址群的总面积为100万平方米。
在其中的保安桥遗址点,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玉料或玉器的成品、半成品和残件,也发现了少量的陶器和石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朱叶菲介绍说,从出土的玉料和玉器的材质来看,它们主要系蛇纹石,上面还带有片切割或线切割的加工痕迹,同时,考古工作还发现了砺石、磨石、燧石、玉髓等硬度不等的制玉工具。
保安桥遗址点本是一处先民人工堆积的土台,这些玉料和石器是从土台周边的废弃堆积中出土的。而在目前已知的各处良渚文化遗址中,中初鸣遗址是目前出土玉料、玉器最多的。它们有助于研究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和玉矿来源。
在这处土台上,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座房屋和四处墓葬的遗迹。良渚先民生前在土台上建屋居住,死后也安葬在房屋周边。根据碳14测年的结果,遗址群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已经有4500-4800年的历史。据悉,中初鸣遗址考古纳入了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完)


-
杭州开通首条爱国主义教育公交专线 创文化传承新模式
2019-04-01 10:27:44
-
14位外国友人走进浙江桐乡感受清明传统民俗
2019-04-01 10:27:44
-
全国乡村振兴与扶贫协作(宁波)论坛:沃野澎湃新动能
2019-04-01 10:27:44
-
“我爱诗画浙江”大型全民公益毅行暨“又见桃花源”乡村文化漫游节开幕
2019-04-01 10:18:58
-
浙江6类毕业生可申请求职创业补贴 标准为每人3000元
2019-04-01 10:05:48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