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7/26 18:27:27
来源: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

绍兴柯桥:全力打造精神家园 文化赋能共同富裕

字体:

  稽山鉴水间,农村文化礼堂已星罗棋布, 唱歌跳舞、看书写字、听戏观演……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市民的日常生活浸润着文化的味道,大家自豪地称文化礼堂是乡村“会客厅”,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文化礼堂“月月有主题、年年有亮点”,呈现出形态美、功能多、覆盖广、服务全、百姓乐的良好态势。

  绍兴市柯桥区齐贤光明居“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活动。

  以文聚民 “两文”融和打造精神家园

  绍兴市柯桥区在全省首创“文化礼堂公益金”模式,“以文聚民”,有效填补了礼堂运行所需的资金缺口。

  巧借企业赞助、乡贤资助、个人捐助等形式,众筹资金让文化源头细水长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金山村文化礼堂就是最好例子,这幢两层的复古小楼,舞台和观众席之间隔着一个天井,别具特色。该文化礼堂正是由当地123名村民用3个月时间众筹24余万元建成。

  自2021年起,柯桥区在礼堂全覆盖的基础上,再次升级打造“农村文化礼堂2.0版本”。通过推进文化文明“两文”融和,全力打造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通过区、镇、村三级融合,将文化礼堂与文明实践阵地共通、共融、共享,让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而“一会四团”“民星俱乐部”“民星艺友社”等公益组织,160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和300位群众组成的“两文管理员”队伍,不仅让那些热心公益、有一技之长的文艺爱好者成了最佳主理人,更让每个礼堂都有了“灵魂人物”。

  柯桥区湖塘街道文化礼堂迎亚运舞蹈大赛。

  以文化人 文化引领实现成风化俗

  2013年,在推进“千万工程”的同时,为顺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柯桥区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通过以文化人实现成风化俗,展现聚人气、惠民心、兴文化的“和谐之美” 。

  “乡村治理说到底是治理人心,而文化正是打开村民心门的钥匙。”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新未庄社区党总支书记薛忠兴表示,通过建设文化礼堂把村民的心凝聚起来,使我们能把精力集中在发展上。新未庄社区文化礼堂围绕“和”主题,设置“和邻里”“和善家”“和爱童”“和阅者”“和健客”“和讲堂”等功能厅,让社区居民和美共融。

  柯桥区柯岩街道新未庄文化礼堂。

  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龙尾山村文化礼堂,建有舞龙队、龙舟队、舞蹈队、腰鼓队、高跷队等文艺团队10余支。文化礼堂遵照传统时节,连续多年开展端午划龙舟、中秋拜月、重阳敬老、民俗风情节、元宵灯会等传统活动,不仅为村民搭建了自我展示的“民星”舞台,也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心聚力促进共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柯桥区福全街道龙尾山村龙文化节。

  以文惠民 以文化凝聚同心共富力量

  小礼堂,大“磁场”。一个个礼堂犹如一盏盏渔火,将水乡的夜色点缀得分外迷人。“周末剧场”“阅读分享”“公益集市”“体育赛事”……数不清的礼堂活动,组合成一场独特的、雅俗共赏的乡村文化盛宴,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更唤起了他们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自信,凝聚起共富的力量。

  一堂一品彰显地域特色,文化赋能引来八方宾客。如今的文化礼堂,已不仅仅是礼堂,还能成为可观可赏可体验的“景点”,积极助力共同富裕。徐山村文化礼堂将停用多年的徐山粮仓改造成村文化礼堂与农耕博物馆。沉浸式的农耕文化体验“圈粉”众多。插秧体验厅、丰收体验厅、周边书吧一应俱全,农耕器具、粮食票据、农产品等丰富藏品让游客不住“按下快门”。

  柯桥区马鞍街道宝善桥村文化礼堂村民使用“智慧礼堂”系统。

  自2019年启动的数字化改造,更为300家文化礼堂装上了“智慧大脑”,让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时新的“文化大餐”。通过打造线上系统,集纳由17个部门提供的八大类、千余条服务内容,推动政务、文化、生活、医疗等服务资源向指尖延伸和转移。此外,由柯桥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直播活动,不仅实现了跨区域的活动共享,还将文艺培训、理论宣讲、体育赛事等内容纳入其中,有效满足了数字化时代基层群众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仅2022年,柯桥区各文化礼堂共计开展了21600余场礼堂活动,惠及百姓达57.2万余人次。(金苾萌 张帆/文 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