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密集出台新一轮政策,支持算力产业及相关应用发展。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杭州明确表示强化普惠算力供给,推进算力供给市政化,充分保障企业算力应用要求。
在杭州这轮新出台的政策中,具体做法包括鼓励企业、高校院所和第三方机构建设符合导向需求的算力中心,积极创建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算力使用门槛。实施算力伙伴合作计划,遴选一批设备性能先进、技术安全可控、能耗绿色低碳、价格优惠合理的算力中心作为市级算力伙伴,统一技术需求、服务标准、优惠策略等。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将在全市每年设立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算力券”的推出,将有效降低企业使用算力的成本和门槛,让算力更畅通无阻地赋能千行百业。如在生物医药领域,有了“算力券”的支持,更多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算力支撑提升在模拟筛选、模型训练、诊断辅助等方面的技术实力。对于聚焦于细分领域的创新企业而言,在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教育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算力券”的出现,将有利于满足其多样化的算力需求,进一步加快其行业应用的开发,抢占市场先机。
据悉,“算力券”的发放、算力资源供给的不断完善,将让更多杭企有机会参与到数据生产、交换、共享等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高数据的流通效率和价值,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数据带来的红利,推动杭州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站在新风口下,杭州算力产业也已积聚了一定的基础,为充足的算力供应提供了支撑。
去年,我国首个算力小镇在杭州市临平区开园,推动算力产业的集聚发展。近日,还传来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扩容100P算力项目建设完成并上线运营的消息,扩容后算力总规模达140P,这一规模折算下来,相当于每秒14亿亿次计算速度。而根据规划,到2025年杭州可开放算力规模将达5000PFLOPS(FP16)以上。(谭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