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丽庭院到诗画风光带,再到未来乡村……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融入“千万工程”,实施电气化乡村建设、村网共建、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举措,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电“靓”乡村振兴共富图景。
“村网共建”电力足 乡村振兴助共富
“电力便民服务点设在家门口,有用电问题来直接咨询专业人员,太方便了。”在龙游县湖镇镇希唐村“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村民叶青说。
据了解,希唐村是远近闻名的蜜桔村,全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蜜桔,发展桔子经济。近些年,该村更是致力于将“希唐蜜桔”打造成希唐共富“金名片”。“希唐的蜜桔产业还带动了湖镇镇、社阳乡其它村的柑桔销售。”湖镇镇希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晏海军说。
为了给桔农增产创收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撑,满足农村新时代用电需求,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希唐村试点打造“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不仅能够为村民提供用电咨询、电费缴纳、票据领用、停复电通知等基本服务,电力网格员还能通过“网上国网app”做好村民诉求、建议的收集和反馈,开展电价政策、光伏并网服务、农村地区“三零”服务、用电安全等宣传,方便群众及时了解供电服务政策,助力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
如今,“村网共建”已成为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联通城乡,打通电力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完善共建机制建设、深化“四办”乡村服务体系、推广“电力表后报修”新模式、积极推行特色服务、深化电力大数据应用、开展数字服务场景构建等,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协同共进,累计建成6个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
“全电建设”赋新能“千万工程”添动力
走进常山县新昌乡郭塘村,99万余株月季花争相开放,每年能吸引上万游客前来观赏。“我们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月季助增收,同时打造月季苗圃、摄影基地等景观节点,可为村集体创收100万元以上。”郭塘村党支部书记张荣说。
据了解,新昌乡郭塘村是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之一,为助力乡村发展,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大力推进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建设工作,对郭塘村进行电网升级改造,露天种植也慢慢变成了智慧大棚种植。
2022年,郭塘村的月季大棚投入使用,整个月季大棚上覆盖了约1680平方米的光伏板,光伏发电不但用于大棚的通风、水肥等系统的运行,“余电”还能并网获得收益,既节能又环保,每年发电量可达10万度,除了自用,还能赚回5万余元的“卖”电费用。
为保障光伏并网顺利送出,国网衢州供电公司针对乡村配电网架进行了改造提升,制定合理的改造计划及方案,将台区变压器增容到400千伏安,确保光伏发电顺利送出。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胡涛涛介绍,“为进一步降低基地用电成本,我们前置服务窗口,通过村委党建共建、供电便民服务点入驻、客户经理24小时在线等形式,为基地用电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截至目前,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已建成53个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建设,通过开展精品台区建设,“三线搭挂”整治,实现“线杆融景、变台为景”,同时积极推进“农副加工电气化、乡村景区全电化”。
电力服务“加速度”乡村宜居又宜业
“真没想到这里的民宿也安装了这么多充电桩,以后可以经常自驾来这边玩了。”在衢州沟溪乡余东村停车场,来自游客陈先生正在扫码给电动汽车充电。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新能源车自驾游,乡村充电需求持续增长。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衔接乡村建设专项规划,率先布局“充电桩下乡”版图,力争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该公司通过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一线走访调研,了解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需求,仔细检查现有公共充电桩运行情况,排查配电变压器容量、低压线路线径等设施是否能够满足村民新装充电桩快速接电的需求,及时制定电网改造方案和计划,以优质服务助力新能源汽车下乡,为乡村振兴转动“绿色车轮”。
“现在好多游客都是开着电动汽车过来玩,到我们这发现没有地方充电,如果有统一的充电桩,那就太好啦。”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蓝利勤在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默默地将村民的需求记下。
随后,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在余东村投运5台公共充电桩,可同时供5台新能源汽车充电使用,该充电桩操作简单,用户通过手机网上国网App、e充电微信小程序等进行扫码缴费,即可为车辆进行充电,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在绿色能源助推下,余东村相继入驻研学基地、露营基地、文创工作室、画廊、民宿等业态.2023年至今,余东村接待游客数46万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更是突破4.2万元。(朱梦琦 翟胜闻 孔凌/文 王剑 翟胜闻 吴文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