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20 09:00:00
来源:新华网

“速”写磐安“三”千年①丨漫步榉溪古村,寻古问今千年庙

字体:

  编者按:浙江磐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千年儒学文化、千年中医药文化、千年茶文化,这些文化交相辉映,推动着磐安经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时值杭温高铁正式运营开通前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华网特别推出“‘速’写磐安‘三’千年”系列策划,围绕榉溪孔氏家庙、大盘山、玉山古茶场三个文化地标,通过“千年庙”“千年药”“千年茶”三个篇章,全面展现磐安文化自信与人文气象,以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浙江经验。

  5月18日,时值国际博物馆日,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亲人——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从走进孔氏家庙缅怀先祖到主持崇圣成人礼,从参观婺州南宗讲堂到蓝莲坊体验文旅项目……循着孔垂长在榉溪古村的足迹,我们看到了婺州南孔的历久弥新,也看到了千载儒风的“守”与“望”。

  守:一眼千年 文脉悠长

  说起婺州南孔,不得不提“扈跸南渡”。

  公元1130年,金兵大举南下,孔子第47代裔孙孔若钧和哥哥孔若古、儿子孔端躬,随同衍圣公孔端友及近支族人护送宋高宗一路南下。逃亡路上,孔若古、孔端友定居于衢州,史称“孔氏衢州南宗”。而孔若钧、孔端躬一直护送宋高宗至台州。返回途中,孔若钧病逝,葬于榉溪。孔端躬为父守孝3年后,便带着族人隐居榉溪。后宋理宗恩例榉溪敕造孔氏家庙,婺州南孔自此发脉。

  世上孔庙逾千所,但家庙只有三座,只有孔子子孙所建祭祀先祖的,才能称为孔氏家庙。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山东曲阜、浙江衢州、磐安榉溪有孔氏家庙。据金华市婺州南孔研究会会长孔令维介绍,元明清以来,榉溪孔氏家庙曾屡遭毁坏,现存的家庙并不在原址上,重建费用来自孔氏族人的募捐集资,当时困于资金,其规模也大为缩小。

  数十年来,磐安一直在努力重现孔氏家庙的辉煌盛景。1996年,浙江东阳建筑专家洪铁城梳理当地资料、找建筑专家论证,最终确认榉溪孔氏家庙身份;随后10年,榉溪孔氏族人开始奔波,为婺州南孔立名正身;2006年,国务院批准榉溪孔氏家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榉溪孔氏家庙成功加入中国孔庙保护协会……

  “榉溪孔氏家庙是孔氏后裔‘扈跸南渡’历史见证,也是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活态传承的生动诠释”、“孔子博物馆走进榉溪孔氏家庙之际,也让榉溪孔氏与孔氏大宗再一次血脉相连、心灵共振”。5月18日,在“繁花深处·飞驰磐安”2024磐安赏花季系列活动之一、孔子博物馆走进榉溪孔氏家庙系列活动上,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如是说。

  “家庙所在的榉溪村,孔子后人繁衍生息、古村风貌原汁原味、儒家文脉延绵不绝,是一座活态的儒学文化博物馆。”磐安县委书记金艳表示,近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磐安县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持续深入挖掘婺州南孔文化,解码文化基因,传承弘扬儒风儒韵。同时,坚持政府合作与民间交流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曲阜、衢州、婺州三地协作交流不断加强。

  深化儒礼交流,再现礼乐盛景。活动当天,榉溪孔氏家庙前,由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主礼,崇圣成人礼启幕;山东孔子博物馆与磐安县联合打造的大哉孔子馆也正式对外开放。金艳表示,磐安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深化南北互动合作和两岸交流,全力擦亮具有磐安鲜明辨识度的“婺州南孔”浙江文化标识。

  从孔氏家庙重现的“物之守”,到祭孔大典传承的“礼之守”、儒家精神的“心之守”,当一个个婺州南孔记忆被逐渐唤醒,千年儒学文化正重放熠彩。

  望:古村依旧 烟火焕新

  榉溪村,坐落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麓,是江南最大的孔氏后裔聚居村落之一,在此居住的孔氏后人有1300余人。从榉溪村迁移到东阳、永康等周边10多个县、92个村的孔氏后裔,超2万人。

  虽地处深山、远离城郭,但此处的孔氏后裔始终秉承儒家精神,对内忠孝持家、教化儿孙,对外开办学堂、教授邻里……

  点开孔国军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全是榉溪的日常和“子曰”,颇有温故知新的感觉。孔国军是孔氏第75代孙,大学毕业后,他在城市工作,后来为了照顾父母回到家乡。14年过去,他已经是榉溪孔氏家庙的“专职”文保员和讲解员,通过他讲述,榉溪每一样古物都有着鲜活的故事。“深入了解儒学文化后,就会发现,它其实一直就在我们榉溪人的生活中。”孔国军说。

  卢震不是孔氏后裔,却比任何孔氏后裔还了解榉溪的“人”。

  2017年,卢震与榉溪结缘。在这里,他看到了孔氏后裔的日常生活,感受到了婺州南孔的传承力量。于是,他留在了榉溪,和团队一起将所见所闻所感编撰成一本独属榉溪的书籍——《一个人的村庄》,书中记录了木匠、养蜂大叔、织带阿婆等孔氏后裔的故事,以及“新锅开灶”“重阳节的碱水粽”和“家家户户腌菘菜”“百家饭”等民俗,全方位展现了榉溪温暖的人间烟火。

  2022年,“一个人的村庄”图文展在杭州西站展出;2023年,“榉溪村·十礼”亮相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在卢震努力下,榉溪频频在全国舞台亮相。“流淌着孔子血脉的榉溪村民,自南宋至今,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如何?他们传承了怎样的儒家文化?只有‘人的村庄’中那些具体的生活可以给出答案。”卢震说。

  历史赋予榉溪厚重的人文底蕴,为其保存好古村落、古树、古道、古建筑、古遗址,使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榉溪也迎接着新的发展、新的期望。

  扎染、刺绣、编织、活字印刷、儒学文化体验等,从学生研学到文人雅集活动,蓝莲舫研学基地是古村的新业态,近年来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走进榉溪,深度体验儒学文化;野米文创融合科创、文创、农创,为磐安中草药开发拓展思路和空间。

  盘峰乡党委书记董君介绍,依托婺州南孔儒学资源,榉溪村做好“儒学+文旅”文章,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2023年,榉溪村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近150万元。今年,盘峰乡借助数字化技术,通过打造婺州南孔家风馆、婺州南孔儒学馆、“让孔子说话”全息馆,又为榉溪开启了文旅新模式。

  一村一庙窥古韵,方寸之间览千年。孔氏家庙、大哉孔子馆、婺州南宗讲堂、蓝莲坊、杏坛书院、婺州南孔家风馆、上祠堂廉政教育基地、太公树……漫步榉溪,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发出感慨:榉溪孔氏一族,就像这榉溪一样,几百年来默默传承,走过无数激流险滩,才能柳暗花明,终于迎来枝繁叶茂,发展壮大。

  这,不就是婺州南孔的“守望”?(徐融 鲁新/文 磐安县盘峰乡人民政府/图)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