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发布。这是浙江省首个海岛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由浙江省海洋科学院联合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和浙江省/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研究编制。
据悉,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基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紧扣美丽中国、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按照数据公开可获取、体现海洋特色、框架体系科学等原则,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发展、文化底蕴和治理能力“五位一体”研究思路开展指数构建。该指数旨在综合客观地反映嵊泗县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指导、推动海岛县域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提升社会公众关注度和认可度。
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浙江省海洋科学院携同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在省级海洋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嵊泗县为例,开展了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研究。指数结果显示,自2021年始,嵊泗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由2021年的100,增长为2023年的112.8,年均增速为6.3%,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局长黄海波表示,选择嵊泗先行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研究,能够为沿海地区提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标准,为海岛地区提供到海岛共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同时,希望浙江在嵊泗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浙江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阮飙表示,浙江坚持陆海统筹、开发与保护并重,以省级海岸带规划为引领,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发展,强化海洋空间资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此次海岛县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发布,是探索建设海上‘两山’的生动实践,对推动建立全省乃至全国‘海上两山’指数具有重大先行意义。”
嵊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嵊泗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紧抓“生态立县”战略部署,以海岛共富为目标,推进高水平美丽嵊泗建设,做精做深“低碳蓝湾绿岛”和美海岛建设。2023年花鸟山岛、枸杞岛入选国家“和美海岛”示范创建名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过复评,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验收。(邱巧怡 杨卫 颜文超/文 嵊泗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