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宋韵攒宫》新书首发式在浙江杭州举行。该书完整记录了南宋皇室从杭州德寿宫到绍兴宋六陵的殡葬路线,为梳理研究杭绍两地之间的宋韵文脉作了一次有益探索。
德寿宫地处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核心区,也是皇城遗址的重要标识。今日的绍兴城内,南宋时的古迹星罗棋布。越城区作为这座千年古城的主城区,宋韵文化遗存丰富,其中就包括位于皋埠街道攒宫村的宋六陵。
翻开《宋韵攒宫》,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南宋皇朝的背影浓缩其中。首次提出“御河、御埠、御道”概念、首次发掘“御河”上的五座陵桥、首次考证攒宫的两个“御埠”、首次梳理南宋以来“御道”上的历史遗存……历经3年多的艰辛考证,作者用图文形式展现宋韵文化滋养下的攒宫历史风貌,揭开更多“宋六陵”文化的神秘面纱。
从临安到攒宫,皇帝去世后殡葬路线怎么走?沟通两地的浙东运河成为重要的纽带。据悉,自孟太后殡归后,先后七位皇帝的灵柩从临安沿运河,至越城攒宫。《宋韵攒宫》一书也辑录了周必大在《思陵录》中描述安葬宋高宗船队的一段情景:“凡梓宫前船一百八隻,后船一百四隻”,规模浩荡的朝廷运送梓宫船队,从临安都城出发,过钱塘江,达西兴入萧绍运河,经绍兴都泗门,入攒宫长约十五里的“御河”。
“这是第一次在公开出版物上记述宋六陵皇陵陵区的前段区域,需要发掘大量的资料,既是难点,也是亮点。”提及该书的创作过程,作者王晓明满怀感慨。身为绍兴市档案工作智库专家、越城区文化拔尖人才的他,多年来专注于文化遗存、水乡民居、守护乡愁等领域的探究、跟踪与摄影,被誉为“守护越人乡愁的人”。
基于儿时在攒宫生活的经历,王晓明想到用摄影和文字结合的形式来展现攒宫区域的历史遗存遗迹遗韵。他不仅在展示形式上有所创新,制作了《御河御埠御道传记图》,也征集到一批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其中一张1966年拍摄的全景照,是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宋六陵”全貌。
“一城宋韵半城水。作为宋韵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越城充分挖掘宋韵文化资源和南宋历史遗存,持续解码越地宋韵文化基因。此次《宋韵攒宫》新书首发式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宋韵文化走亲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德寿宫”遇见“宋六陵”,跨越千年的再相逢,宋韵弥漫,风情依然。(龚洁节 单佳敏/文 王时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