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前花灯、非遗瓯绣,越剧、鼓词、箜篌,蒸糕、酥饼、猪油渣………近日,浙江省龙港市举办“非遗里的中国年”暨第三批非遗新项目、传承人评审活动,让广大市民提前感受了一把传统年味。
据介绍,龙港市“非遗里的中国年”以“新”为主题,设非遗有味、非遗有戏、非遗有趣三个板块,汇聚了本次申报的23个项目、33个传承人、4个传承群(团)体的非遗内容。
现场,20余个各具特色的非遗摊位依次排开,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所有的评委和市民一样,穿梭在一个个项目和传承人的摊位前面,他们边看边点评,并详细询问申报者的传承谱系、项目核心信息等。
“酒香四溢,口感醇厚绵长,让人回味无穷。你们早就该申报了。”几名评审专家驻足在展示区域的三垟酿造技艺作品前说道。另一边的陈氏珠算飞珠技艺摊位前,负责人陈璋璋正向围观的孩子们讲述着珠算历史。
“本次评审一改以往‘实地走访、会议室评审’的模式,创新‘集中展示、沉浸体验、公开评审’的方式,将项目评审和市集活动有机结合。”评审人员介绍,此举不仅为新项目、新传承人提供了全面展示技艺的机会,还精心打造了互动式、沉浸式的非遗体验,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非遗年味文化盛宴。
在非遗有戏的展示舞台上,19个非遗节目轮番登台表演。铜艺棒法攻防兼备、进退自如;箜篌演奏的音色空灵美妙;温州南拳(刚柔法)刚柔并济、稳扎稳打……现场掌声不断,群众的赞叹声此起彼伏。评审专家结合申报书详细询问每场节目表演者的传承脉络、技艺水平等问题。
评审专家林亦修认为,通过创新评审形式,有效提升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搭建了一个集市集交流、艺术表演、亲身体验于一体的非遗盛宴,做到了“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为了让市民进一步感受龙港非遗年味,活动期间还邀请了8位非遗传承人携其弟子登台展示。瓯语童谣声声清脆、卖技表演悠扬婉转、温州鼓词尽显南国民歌风情……一个个“附加”的非遗节目引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撤镇设市以来,龙港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非遗在社区”“非遗在校园”活动387场,惠及群众超1.2万人次。(黄佳 陈晨/文 龙港市委宣传统战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