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申花院区一期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医院“一院两区”战略布局全面落地,对推动杭州城北片区医疗服务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浙中医大二院申花院区的建设启用是浙江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寄托着居民百姓对高品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浙中医大二院党委书记何煜舟介绍,按照浙江省级医疗资源配置的统一部署,由拱墅区划拨61.5亩土地,以浙中医大二院为主体新建申花院区。该院区位于杭州城北核心区域,毗邻拱墅亚运体育公园,规划床位1200张,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浙中医大二院成立于1960年,扎根拱墅区六十余载,稳步发展至今,院地紧密合作至关重要。在启用仪式上,拱墅区委书记李志龙表示,希望浙江中医药大学、省新华医院能与拱墅区委区政府共谋发展、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协力打造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新业态,共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产业项目培育,携手发展浙江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
随着中医药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浙中医大二院迎来转型升级、飞速发展的有利时机。近年来,作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浙中医大二院以中药为特色,科研基础实力不断增强,先后入选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同时也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等高水平学科为牵引,建有19个国家重点学科专科、24个省级重点专科、10个省部级和国家级创新平台;此外,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也为国家一流,学科ESI排名进入世界前3%。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表示,浙中医大二院要以申花院区启用为契机,持续提升医院治理能力,将申花院区打造成群众信赖的“新健康港湾”;要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做深做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项目,发展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培育有新华特色的中医药制剂、诊疗技术,争创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加快推进医院内涵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育优势学科,建设高峰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争取早日建设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医院。
据了解,申花院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与申花路交叉口西北侧,项目用地西侧临近大运河亚运公园,东接地铁10号线站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整体工程已被列入《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
该项目分为两期进行建设,一期项目已正式启用,是“十三五”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储备库项目、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列入省级医疗卫生资源“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已纳入省级医疗资源配置规划项目、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023年省级政府投资计划项目。
据悉,在浙中医大二院申花院区启用之际,医院还将充分践行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推出“医路申花”大型义诊暨2025中医潮生活养生文化节活动。义诊活动从6月30日起,为期14天,两周预计共送出近10000个专家号源。同时,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的专家号、普通号也开放义诊活动。
浙中医大二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着力打造“新健康港湾”品牌,在未来,该院不仅仅是一个看病治病的诊疗场所,还将成为一个集大众传播知识、精神涵养、情感互动和信息交流的‘新健康’文化新型空间。(孙金铭/文 浙江省新华医院/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