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9月5日至7日,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议以“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沉浸式”为核心特色,聚焦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领域前沿成果,集中展示人工智能+能源、物联网、农业等16个领域应用成果。
智能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将智能化与实用性有机结合,降低使用门槛,让高科技产品“可及”“可用”“好用”。
在医疗展区,许多参观者正在体验AI辅助诊断系统。市民张先生拍摄了自己的人脸照片,不到1分钟,系统就生成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
“AI不是要取代医生,而是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展位负责人表示,企业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已经在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筛查中投入使用,使早期诊断准确率提高不少。
教育领域是智能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在教育专区,一款“AI实验室”正与学员交流互动——这正是基于宁波市科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所开发的测试应用。
“该系统通过AI实时评价技术,实现了‘教、学、测、评’四维协同,改变了以往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模仿操作的传统实验教学方式,让科学探究变得更高效、更有趣。”该系统技术人员介绍说,“传统理化生等科学实验课,存在围观式教学和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弊端。该设备通过正视、俯视和侧视三个摄像头,既可以将教师的器材展示、实验细节通过同步的大屏与小屏展示给学生,还能拍摄学生实验中的关键帧,在通过AI技术打分的同时,标注出学生操作的错误步骤。”
AI工业智能引领制造升级
宁波华翔凭借在精密制造、研发投入与全球供应链等方面的37年积累,近年来正加速实现从汽车产业向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公司聚焦精密制造与规模化交付能力,及技术研发。以上海临港工厂为例,其机器人关节模组生产线已实现±0.02mm的高精度控制,达到高端车规级制造标准。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已提升至12%,依托29.21亿元定增资金,重点推进机器人本体轻量化与AI数据采集中心建设,目前已实现关节件减重15%以上。”宁波华翔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金磊表示。
宁波摩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展示的轻量化部件一体化成型方案能够高效制造多种复杂结构产品,实现“一模多材、一次成型”。
“传统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依赖大量人工铺贴,且难以保证复杂部件的纤维连续性。而现在我们采用的智能压制成型技术,不仅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还能确保产品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更加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安全与轻量化的双重要求。”摩通复合材料技术负责人说。
本届智博会,一批为智能产业提供配套支持的企业同样引人注目。宁波高盛电气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用电终端的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智能用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智能不仅是执行命令的机械装置,更是数据采集的节点。”高盛电气董事长李廷定介绍,在一套工业装置中,用电终端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通过智能化改造,成为感知设备状态的“神经末梢”。
AI赋能千行百业
“您好,我是智能导览员领航者,有什么可以帮您?”在智博会入口处,一台造型时尚的机器人正向参观者提供指引服务。不远处,人形Adam登台“秀功夫”,行云流水般的武术动作配上稳健的步伐,引来阵阵惊叹。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另一台Adam-U竟变身“DJ”,随音乐节拍摇摆舞动。
柏奥尼克机器人(宁波)有限公司展区负责人陈子睿表示,Adam的技术优势深度覆盖机器人本体研发、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机器人与AI的深度融合、高性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等关键领域,构建了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公司重点发力工业制造、物流配送、消费领域等多元场景,并不断探索更广阔的商业化空间。
在浙江智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一款名为“智加本”的水墨屏设备吸引众多目光。该产品将海量知识点与考题系统整合,借助AI技术实现个性化作业布置与分层教学,能够依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分别提供创新拓展、巩固提升等针对性学习方案,并支持教师通过后台数据实时掌握学情。目前,“智加本”已应用于宁波20余所学校,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宁波本土智能制造企业携“硬核”科技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这些企业不仅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数字孪生系统等拳头产品,更通过真实案例诠释了“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的蜕变。(汪菁璐 王雨曦/文 宁波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