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13 09:34:22
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公安发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二项规定

字体:

  涉企行政检查,直接关系经营主体、人民群众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

  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省公安厅近日印发《浙江省公安机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二项规定》,明确建立两张检查场景清单。

  新规涉及哪些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将有什么变化?我们邀请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记者:新规发布后,将为浙江公安涉企行政检查带来哪些变化?

  答:《十二项规定》给涉企检查立规矩、划红线,让企业不怕查、让执法不任性。

  一是两张清单管住“随意查”。重点清单亮红灯,对于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18类“安全命脉”领域,我们投入最强警力严防死守。一般清单开绿灯,旅馆、物流等10类企业严格“双随机”抽查,严禁运动式折腾。同时我们还推行“信用修复免申即享”。检查场景对应的处罚失信信息,符合直接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可以无需申请,由公安机关予以信用修复。

  二是规范约束“怎么查”。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严禁议事协调机构、检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行政检查;严禁未取得执法证件的警务辅助人员、网格员等人员实施行政检查,但可在民警带领下开展辅助工作。民警现场检查要出示人民警察证和“行政行为码”,使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录音录像并留存6个月以上,检查文书要规范填写、出具,检查结果须由被检查企业签字确认,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指导帮扶整改。

  三是实现“高效查”。无计划不查、未审批不查、未亮码不查、可远程不上门、信用好少检查,最终通过“尽职免责”机制为担当者撑腰,让民警敢作为、企业真减负。

  记者:《十二项规定》中有重点清单和一般清单,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首先是法律依据,我们严格依据民营经济促进法第52条规定,将“直接涉及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领域纳入重点清单,并依法采取重点监管举措。

  其次是根据公安管理职责,参考公安部便民措施和省政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风险研判。如娱乐场所因其治安复杂性、安全隐患多发性,历来是公安监管重点,故列入重点清单。旅馆业中,除部分企业按重点清单管理外,大部分因风险相对可控,因此纳入“双随机”的一般清单。

  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上级部门最新要求,根据安全形势发展变化、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风险变化,结合企业反馈和监管实践效果评估,持续不断建立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调整过程会履行必要程序,包括专家论证、公平竞争审查、征求相关方意见等,确保清单分类始终科学、合理、公平。

  记者:近年来,除了新规出台,全省公安机关涉企行政检查有哪些改变?

  答:事实上,今年以来浙江公安持续深化涉企“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改革,探索智慧监管、精准执法、规范执法和增值服务等举措。

  检查内容上,浙江公安在首创的“行政检查一本账”上再升级,将4570项检查内容“大瘦身”至2069项,砍掉2501项重复条目;针对“无效检查”,取消了85项现场检查。对企业变更登记等系统可自动核验的事项全面转为“数据跑腿”。仅此一项,每年减少企业迎检负担1.2万小时;创新“频次分类+结果复用”机制,如安全制度年检等低频事项“一次查多年”,结果复用率达88.74%。

  检查模式上,推动监管方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赋能”转型。推行企业“自我体检”,今年全省企业自主“体检”超5.6万次,占比达60.9%,这意味着六成问题在企业内部自查自改中化解,从源头上减少无效检查。远程“云检查”也成为常态。视频巡查、在线互动等无感监管方式,实现全省远程检查突破2.1万次。如网吧吸烟等异常行为,系统可以智能识别;绍兴嵊州公安通过“云安企”平台,实现跨部门“一次连线、联合会诊”230余次。

  浙江公安还推出增值服务,突破传统检查单一职能,新增防范宣传、政策咨询、安防指导等5类共18项增值服务。同时,在“浙里办”开通企业专属预约通道,企业点单、公安接单、多事联办,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记者:检查减少了,如何确保监管不留死角?

  答:精简不是削弱监管,是抓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综合查一次”也不是只查一次,而是通过科学整合提升效能。

  一方面,“合并”同类项。例如对单警种管理的旅馆业,将治安、禁毒、网安等18项检查内容合并为1张《旅馆业综合检查表》,民警一次上门即可完成所有检查,杜绝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合成”跨警种事项。如危化品企业检查,原本需禁毒、治安、交警分别上门查运输许可、存储安全、车辆资质,现在合成“危化品安全一件事”,由牵头警种带1张表单查所有事项,企业接待检查频次下降70%。

  此外,“合作”跨部门事项。如娱乐场所监管,联合卫生、市监部门制定《联合检查清单》,公安查安保、禁毒,卫生查食品卫生,市监查质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所有整合事项均经法律审核,确保覆盖法定职责。

  接下来,我们将畅通企业反馈渠道。企业如遇违规检查,可通过12389督察热线等渠道向属地公安机关督察部门直接反映。我们承诺对企业的投诉举报快速核查、及时反馈、严肃处理,处理结果也将作为监督执纪的重要依据。(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张范 袁荃)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