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是“中国药材之乡”,承载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自2021年起,磐安药博会升格为省级盛会,以一方药材带动一方产业,以一场盛会激活一域振兴。
五年一个台阶,五年一次跨越。从县域展会到省级平台,药博会的升级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更是产业能级、文化影响与区域协同的全面跃升。值此2025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暨第十八届磐安中药材博览会启幕之际,“药博‘浙’五年”系列策划将记录磐安中医药产业从深耕到绽放的奋进历程,见证“中医药振兴”在这片热土上的生动实践。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伟业大酒店食客络绎不绝。黄精肘子、杜仲猪腰、玉竹老鸭汤……随着香味四溢,一道道色香味效俱全的药膳菜肴端上了餐桌。“现在,游客不仅过来赏景,体验药膳也是‘打卡’项目。”该酒店副总经理罗群芝说,对于药膳的养生功效,游客很钟情,“经常有吃完觉得不过瘾,还会再点一份。”
位于浙江中部的磐安,素有“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药膳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南梁昭明太子隐居于磐安,用宫廷药膳配方,为百姓治病及调理身体,孕育出浓厚的药膳文化。近年来,磐安围绕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积极发展药膳产业,不断提升药膳产业价值,走出了一条从“一株草”到“一味药”再到“一道菜”的药膳进阶之路。
磐安药膳曾面临“成长的烦恼”:没有标准化生产,口味不统一,管理不规范,不上档次,产业做不大……为改变这一局面,2015年,磐安县委、县政府成立磐安药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把药膳作为促进群众创业致富、提升磐安美誉度与知名度的重点产业来扶持推广。政策扶持下,浙江省求是药膳科学研究院联合高校、企业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了《磐安药膳团体标准》,以标准赋能药膳产业高质量发展。
“药膳不同于简单的烹饪,如何放药材、放多少药材,都要经过科学搭配与实践,光靠从业人员‘自我感觉’可不够。”浙江省求是药膳科学研究院院长、磐安县药膳产业协会会长蒋公标表示,团体标准规定了磐安药膳的术语、定义、制作要求、试验方法等,驱动着整个药膳产业向标准化、品质化、高值化发展。
药膳制作师,同样也是磐安药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9月27日—30日,浙江省首期药膳制作师公益培训班在磐安举行。此次培训内容涉及中医药膳、药食同源、现代营养学等基础知识,药膳制作实践等。培训结束,考核合格者,将颁发浙江全省首批《药膳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此外,磐安还以赛为媒探索“赛事+药膳”的融合发展路径。日前,第七届“浙江省十大药膳”评选活动在磐安药膳科创中心举行。磐安健脾鸽子猪肚煲、武义宣莲芡实糕、宁波海苔陈皮饼……评选现场,各地特色药膳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历经六年深耕,该活动累计挖掘出磐安药膳、江山黄精乌鸡煲等近200道地域特色药膳,其中磐安茯苓馒头、江山黄精乌鸡煲更是突破传统,实现工业化量产,让曾藏于民间的“古方药膳”走进寻常百姓餐桌。
自幼与药膳结缘的胡萍,如今已成为当地药膳餐饮产业的领军人物。她于1994年创办的“湖滨酒楼”,伴随着时代浪潮早已从一家普通餐馆发展成为磐安药膳产业的亮眼名片。许多顾客专程驱车数小时前来,不仅为品尝地道药膳,更是为了体验磐安药膳的独特魅力。“我们不仅要吸引游客来磐安吃药膳,更要将磐安药膳带向全国各地。”胡萍说,磐安药膳还将努力开拓市场,让更多的市民品尝到大山里的“好味道”。
参与起草《药膳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药膳制作实用技术》《药膳制作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杭州师范大学联合成立药膳研发中心、建立李佃贵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持续举办中华药膳烹饪大赛、浙江省药膳大赛和中国药膳学术论坛……通过产业化与标准化双轮驱动,磐安已开发出100余道现制类药膳和200余道预制类药膳产品,全产业链产值已超30亿元,并先后获评“浙江药膳之乡”“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等称号。
磐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磐安将着力推进药膳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药膳原料供应中心、全国药膳美食研发中心、全国药膳技能培训中心、全国药膳标准创新中心、全国药膳康养体验中心”,深入实施“百千万亿”膳食工程,推动药食两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鲁新 戚鑫鼎/文 磐安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