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无小事,“防诈卫士”在身边。在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隐匿性越来越强的今天,银行不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拦截风险、守护百姓“钱袋子”的重要防线。近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辖属一支行以高度的专业警觉和高效的警银协作,成功拦截一笔13万元的电诈资金,体现了“金融卫士”的使命与担当。
当天下午,客户俞先生的借记卡发生一笔4.5万元转账记录,随后迅速出现两笔境外消费交易。该行为立即触发杭州分行的实时风险管控模型。系统研判认为该账户存在异常,随即进入监测名单。更引起警觉的是,短短11分钟后,又一笔13万元资金从邮储银行个人账户汇入俞先生账户。支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实施临时管控,并进行拦截。
次日,俞先生来到银行网点,情绪激动,要求银行立即解控账户,并出示了购车合同、借条等。然而,工作人员在细致核验材料时发现,该笔资金系境外消费,交易方在老挝万象,存在多处不合逻辑:合同缺乏具体车辆信息,借条书写格式也存在明显破绽。更值得注意的是,俞先生表现异常焦虑,反复催促工作人员尽快处理。
这一系列反常行为引起了支行工作人员的高度警惕,判断该账户极有可能涉及电信网络诈骗,于是迅速将情况汇报至萧山区反诈中心及分行运营管理部。在反诈中心的协助下,该支行对账户实施进一步管控,暂缓资金划转。
随后几天,俞先生通过多种渠道投诉,持续施压,但支行始终坚守合规底线,未予让步。与此同时,经杭州萧山区反诈中心深入核查,发现俞先生所提供借条中的“出借人”信息,涉及一名被警方通缉的电诈在逃人员。这一关键信息彻底印证了银行之前的风险判断。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俞先生态度发生转变并主动撤回投诉,但仍每日致电查询账户状态,行为轨迹存疑。其间,华夏银行杭州分行运营管理部联动多地反诈中心,最终找到该笔资金的实际受害人——一位内蒙古长者,受害人称其银行账户被诈骗团伙远程操控,资金被盗转,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依据公安机关出具的司法冻结文书,俞先生账户中的13万元被正式冻结。经确认,该笔资金确属电信诈骗涉案款项。受害人女儿特意致电华夏银行,感谢银行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守住其父亲的“养老钱”,挽回了家庭重大经济损失。据了解,该案正在侦办过程中。
在这场持续近半个月的风险拦截行动中,银行工作人员顶住客户投诉压力,凭借专业判断与警银联动,成功守护涉案资金,在与诈骗分子赛跑的过程中取得了胜利。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陷阱,银行不仅是财富的守护者,更是温情相伴的“金融卫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通过“7×24小时”实时监测、警银快速联动机制,筑牢市民账户安全防线。(华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