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01 17:39:38
来源:常山县委宣传部

浙江常山诗教浸润行动奏响时代弦歌

字体:

  近日,2025中国诗教大会“宋诗之河”活动季启动仪式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诗教专家、诗人、作家代表齐聚,常山作为本次诗教大会的主场之一,再次以“宋诗之河”底蕴强调了县域文化脉络源远流长、奔涌不息的生命力。

  活动现场发出大力弘扬诗教工作的常山宣言并聘请了9名各界文化人才成为诗教推广大使。当日下午,“在‘宋诗之河’写首诗”主题活动带领一众学者走进辉埠镇路里坑村、何家乡溪东村。路里坑村“一步一景、百步一点、整村成景”以及溪东村以童话为主题,集亲子互动、自然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发展方向综合性展现了为“宋诗之河”赋能的常山样板。

  作为“八省通衢、两浙首站”的常山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唐宋以来,常山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尤其是在宋代,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化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已梳理从唐至清诗词4200余首,其中宋诗就有1000余首,不少是苏轼、曾几、陆游、杨万里、辛弃疾等诗词大咖的佳作。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宋诗以其深邃的哲思、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构筑了一条独特而辉煌的文学长廊,这条承载着千年文脉、流淌着诗词华章的“宋诗之河”在常山就这样静静流淌了上千年。

  从一条文化之河到一条景观之河再到一条开放之河,“宋诗之河”不断大放异彩。近年来,常山县通过新建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阁、赵鼎考古文化公园、常山文化旅游博览中心等文化地标,不断扮靓常山江“一江两岸”诗画风光带,“宋诗之河”呈现形式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具象。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浸润行动为抓手,常山县探索出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集成性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宋诗之河”文化品牌打造工作,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一乡一品”为主线,以“艺术扎根大地-文艺星火计划”为抓手,群众文化不断繁荣;通过构建“阅读+文创”“阅读+咖啡”“阅读+旅游”等“阅读+”文化空间,常山居民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加码;激活文化基因,在铸造诗词物化载体、打造宋韵文化地标过程中,“宋诗十二少”IP、“宋诗之河文化解码”等精品旅游路线,不断将宋诗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宋诗一百首选注》《常山古代诗词集》《金果谣》《孤马传》等一批批优秀文化作品不断为文艺精品创优工程夯实基础;“趣乡村·尝鲜辣”火爆出圈、“美食+电竞+文旅”组团出招,全面激活“鲜辣滚烫·烟火江南”IP影响力......在“学校有诗词之香,景区有诗词之影,机关有诗词之形,村(社)有诗词之魂,企业有诗词之味”的浓厚氛围中,传统诗词文化的种子在常山县生根发芽,最终外化为全社会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自觉行动。

  如今,常山县在“宋诗之河”举行的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皮划艇巡回赛以及在徐村村“宋诗之河”常山江畔举办的“UU音乐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迷和乐迷来常山观看。这条开放包容的河流,流淌的不仅是一个有活力的常山,也是一个颇具包容的常山,这些活动的举办,是县域当今凝聚人心、提升文化自信、促进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诗教融合的不断推进,常山县逐步构建了“画里乡村、研学走廊、康养胜地”文旅体系在2019年12月被授予“浙江省诗词之乡”称号,2023年12月,常山县成功创成衢州市首个“中华诗词之县”,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余还上榜了2024浙江十大“宝藏小城”。

  “不断深化研究阐释才能挖掘时代价值,在加强保护利用促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构建诗教新生态,使之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常山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山县将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珍贵的文化资源,让“宋诗之河”不仅流淌在典籍里,更奔涌在时代中。(葛锦熙/文 常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