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02 16:24:43
来源: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文旅惠民幸福满满 浙江温州全域共度欢乐佳节

字体: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浙江温州多地景区迎来游客高峰,多个新增业态人气爆棚。据统计,截至10月1日下午4点,温州市域接待全域旅游人数达50.5万人次。接待量居前三的景区分别是:永嘉楠溪江风景名胜区9.67万人次、乐清雁荡山风景名胜区9.56万人次、温州南塘文化旅游区5.26万人次。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温州市围绕“月圆国庆IN温州”,精心策划“十大主题”文旅矩阵,推出“六个温州”系列创新场景、特色活动,营造一派“趣玩、趣拍、趣潮购”的浓厚节庆氛围。

  温州市区五马街上人流如织。苏巧将摄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品牌效应凸显

  国庆中秋假期,温州市通过“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推出多项惠民举措,形成“温情惠游”品牌效应,有效激发消费潜力。

  今年,温州市推出“一张机票游温州”优惠政策,让温州成为众多游客出行清单上的热门选项。航空游客凭抵达温州机场的机票及身份证,7日内可享受30个收费景区免门票、13个景区5折优惠,覆盖国有景区及部分民营景点。同时,温州市还推出“跟着浙BA游温州”系列福利,凭机票可免费兑换篮球赛门票,比赛日后3日内还可享受酒店、餐饮、非遗等72项优惠,形成“观赛+旅游”消费链条。

  温州市还深入实施“百县千碗”品牌工程,联合全市数十家美食体验店推出9.9元特价瓯味菜,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广的方式,为市民游客打造舌尖上的美食盛宴。

  此外,温州市还联合飞猪、同程、携程平台,继续深化“趣玩温州省钱畅飞”等活动,发放优惠券2.12万份。推出“双节畅飞文旅产品包”,为游客提供抽奖、大额立减和满赠等多重优惠,有效激发游客的线上预订热情。

 游客在龙湾寺前街互动体验。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空间+载体”硬核升级,拓宽消费供给

  从历史街区活化迭代到景区玩法科技赋能,从“文化味”到“烟火气”……温州市聚焦文旅空间与产品载体的硬核升级,通过街区景区改造、业态迭代与科技植入,有效拓宽消费供给。

  假日期间,温州市通过基础设施更新与业态重构,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成为城市微旅游的焦点。如鹿城区策划了“千年斗城 · 海丝名城”50余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旅体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深度融合;瓯海区梧田老街的“山海有戏集”周年庆活动,开启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文化之旅;瑞安西山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剧本游、快闪店等互动产品,精准吸引年轻客群;平阳坡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通过非遗展示、特色美食与休闲购物融合,成功营造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温州各大景区也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体验升级,实现差异化发展。如乐清雁荡山灵峰夜游项目通过“科技+演艺”再现文化名人故事;永嘉楠溪江景区通过浆板音乐节、自然咖啡生活节、宋韵雅集等多元化项目,为自然山水增添科技趣味;文成百丈漈景区利用AR技术增强武侠实景演出的互动性,有效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重游意愿。

  此外,温州各地还依托资源禀赋,构建“夜游、夜秀、夜食、夜购、夜宿”五位一体的夜经济体系,打造主题鲜明的场景和连贯的叙事线,让消费者从“观看者”变为“参与者”。

 游客漫步雁荡山方洞铁索桥。胡安明摄

  “策划+业态”运营创新,释放消费活力

  中秋国庆期间,温州市通过主题策划、时段延展与业态联动等运营创新,充分挖掘释放假日消费潜力,实现从“有地方消费”到“愿意多消费”的转化。

  鹿城区九山书会以“戏韵九山・花月夜”为主题,拉开主题文旅活动帷幕,让老戏台焕发“潮”级活力;来自全国近百辆咖啡车齐聚永嘉楠溪江,诠释了生命如流水,像楠溪江那样,流得慢一点缓一点的生活理想;2025浙江省“墨涌诗屿”江心屿书法艺术特展、“声夏光年 青春BGM”音乐会、楠溪江古村假日小剧场等主题活动,以各色姿态呈现,成为市民游客品读温州的最佳视角。

  “文旅+演艺”“文旅+美食”“文旅+研学”……温州还以“文旅+”思维赋能业态创新,带动区域消费能级提升。龙湾区的“剧场三连演+街区折扣券”模式,将德云社相声、音乐剧等高端演艺消费与寺前街民俗消费联动,形成有效的客流闭环;文成县的伯温福宴、顺溪镇长桌宴等活动,将地方特色美食与文化故事、民俗体验紧密结合,从单纯“就餐”升级为“宴游”体验;永嘉县的瓯窑小镇开窑节、芙蓉古村的宋韵游园等活动,将手工体验、知识科普与休闲游玩相结合,有效增强游客的停留意愿与消费黏性。

  为确保国庆期间旅游市场平稳安全有序,温州市文旅部门还精心部署各项防范措施, 紧盯A级旅游景区客流量管控、新业态安全监管、旅游包车安全等风险防控重点,积极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朱健)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