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过半,浙江绍兴以文博场馆为核心、乡村空间为载体,推出开坛品酒、木刻拓印、沉浸式演艺等近百项特色文旅活动,“文博+乡村”融合模式引客纷至沓来,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与乡村活力。
中国黄酒博物馆内酒香四溢。三位游客代表手持木槌,在“国泰民安”“万事顺遂”的祝福声中敲开酒坛,亲身参与黄酒开坛仪式。“许多游客慕黄酒之名而来,却少见完整开坛过程。”活动主持人楼利利说,国庆推出这项体验,就是要让游客从“看热闹”变为“品文化”,在仪式感中触摸黄酒文化的深厚根基。
中国黄酒博物馆开坛仪式。绍兴文旅供图
这样的互动场景,在绍兴各大文博场馆随处可见。浙东运河博物馆为游客准备“通关文牒”,大家按图打卡解锁运河故事;鲁迅纪念馆里,游客亲手拓印“鲁迅特色藏书票”,感受文学巨匠的文化印记;阳明故里推出《明朝那些事儿》沉浸式演艺,让观众“穿越”回明代体悟阳明心学;北纬30° 地理馆内,亲子家庭共绘“五彩中国地图”,答题赢取特色礼品;上虞博物馆的月夜博趣场、越剧博物馆的“钓月饼换文创”“DIY 越剧云肩”活动,更让文博体验充满趣味。
遥望鲁迅故里。胡超琦摄
文博热度还向乡村延伸,催生出“场馆+乡村”的文旅新场景。在嵊州水竹村——著名画家刘文西的故乡,以其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成为“引流核心”。游客领取国旗开启艺术之旅,参与月满华诞研学、版画漂漆扇制作、竹简风铃DIY等活动,沉浸式感受艺术与乡村的交融。刚开放的田园综合体 “稻梦谷”,则成为游客逛完美术馆后的“下一站”,小火车穿梭田间,让乡村游更添野趣。据介绍,未来美术馆与稻梦谷将连点成线,打造集人文艺术、生态研学、田园风光于一体的文旅片区。
游客在稻梦谷体验小火车。绍兴文旅供图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嵊州小昆村,更走出“古村+古街”双核联动路径。该村以星宿文化为魂,依托非遗馆、天玑书院,联动国潮味十足的嵊州东前街,推出天文观测、非遗体验、户外运动等业态,设计出“日光探乡村、星夜游古城”的一日游动线。如今,村里的亦咖亦酒、窑烤面包、抱朴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民宿、农家乐全线爆满,周边村民还自发到村中的阿婆品牌市集摆摊,摊位新增10余个,乡村活力尽显。
小昆村抱朴咖啡门前。绍兴文旅供图
“我们希望把文博非遗场馆变成可感知的‘生动课堂’,让乡村空间成为可共鸣的‘心灵栖所’。”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绍兴各国有博物馆正携手百余家乡村文博、非遗场馆,以文塑旅、以旅兴村,让千年文脉在与乡村的共融共生中焕发新活力。(袁晓兵 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