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群众意见快速响应、基层干部主动治理、人民群众共治共享……多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以多元共治编织社会韧性之网,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县域治理创新提供了生动注脚。
让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我在‘码’上反映家中有线电视不通,当天就有人上门维修!”新市镇蔡界村村民许菊芬对家门口的二维码赞不绝口——2023年以来,德清推出人大代表联络站“二维码”,近8万张“二维码”被张贴到村民家、小区单元楼、企事业单位,实现“一户一码、一楼一码、一企一码”。
截至目前,德清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线上履职记录7000余条,累计收集民情民意6000余条,协调解决城市管理、群众就医、子女就学、农产品助销、营商环境优化等问题超5000个,办结率达96.5%。
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德清近年来陆续推出市场监管“轮值局长”制度等创新机制。
今年7月,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市分局创新推出“轮值局长”制度,在辖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村(社区)书记、企业家代表和社会热心人士等人员中择优选聘,每2个月为一个轮值周期。
“他们不是简单地挂名,而要实打实地解决问题。”新市分局局长诸泉彬介绍,轮值局长需要履行起“民情联络员”“营商观察员”“执法监督员”的职责,广泛收集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
德清县人大代表、蔡界村党总支书记沈炳泉是第一位轮值局长。一上任,他便瞄准蔡界村点心生产的食品安全与市场准入难题开展工作。
“我们蔡界的点心在德清有名气,但因为没有食品加工许可证,只能现场制售,走不出德清。”沈炳泉解释道,为了打通其他销售渠道,在新市分局的支持下,沈炳泉利用村里的闲置用地,建设规范化的食品生产空间。
一个大问题的背后,是很多琐碎的小环节。劝说村民、协调场地,办理各类证件、接污水管道……两个月间,沈炳泉多方奔走,成为新市分局与村民、其他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
“目前,食品生产空间已经持证运行。”沈炳泉笑着说,不少商户开起了直播带货,把蔡界点心推向外地,让“食安共富”落到实处。
监管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我们希望通过轮值局长制度这样的柔性监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执法服务。”诸泉彬表示。
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作为”
“你好,这里是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一早,德清县武康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接到热线电话,有市民反映私营城欧诗漫街上小吃摊占道经营。武康执法中队接到指挥室派发任务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查看,对占道摊贩进行劝离并依法查扣经营车辆,道路恢复畅通。
这是武康街道“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的日常切片。自2023年9月运行至今,指挥室已累计受理群众各类诉求超1.7万起。
“我们整合了基层治理、执法、110、12345等多平台资源。”武康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周晓琳介绍,对于“非紧急、非警务”的“双非”警情,指挥室能够实现“1分钟快速响应、3 分钟派单联系、8分钟内出勤、30分钟内到达现场”的快速处理。
在“接诉即办”日趋成熟的基础上,武康街道将目光投向了治理更前端——如何在人民群众反映之前发现问题?
2024年,“一脑统筹、多元联动”的“未诉先办”工作机制应运而生。“该机制由村(社区)主动发现问题并上报基层智治平台,街道指挥室按照责任主体派发并落实督办。”周晓琳介绍。
不久前,武康街道振兴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并上报了一处废品回收站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这并非个例,而是社区共性问题。”街道指挥室研判后,启动专项整治,关停17家不合格废品回收站。
从发现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事情,武康街道秉持“主动作为、向前一步”的工作理念,鼓励村(社区)第一时间“吹哨”、街道第一时间响应,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
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对于武康街道吉祥社区的独居老人陈卉来说,一天中最期盼的时刻,便是清禾公益敬老专项服务组志愿者准时上门陪伴并送来爱心午餐。
“我们为每位独居老人安排7-8名志愿者,送餐只是其中一部分工作,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社交陪伴。”清禾公益会长方明介绍,该服务组已为70多位老人提供了服务。
成立于2013年的清禾公益,已发展为一支设有33个专项组与超万名志愿者的庞大队伍。急诊大厅里提供引导的“急诊陪护365”、为肿瘤儿童家庭提供免费居所的“兰草家园”、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山鹰救援队”……清禾公益的服务已深入社会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在德清,越来越多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大合唱”中——
街头一个个“新就业群体驿站”,让奔波的外卖员有了歇脚处,这份温暖激发了他们回馈社会的热情。外卖员谭伟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随车配备AED急救包,成为穿梭街巷的“流动急救员”。
武康街道祥和社区四季·祥和调解室,5名平均年龄60多岁的“和事佬”帮助调解邻里纠纷,筑起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莫干山镇燎原村,咖啡店主、民宿主、数字游民积极参事议事,参与乡村共治,将一处闲置空间改造为“山中青年”品牌计划中心。
“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德清县信访局的资料里,两条下行线引人注目:今年上半年,全县赴省上访量下降14.85%,到市上访批次减少23.08%。
“数据印证了德清基层治理创新的成效。”德清县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识自然就多了,矛盾自然就少了。
从“码”入户的快速响应,到“轮值局长”的柔性监管;从“未诉先办”的主动作为,到全民参与的治理生态,德清将基层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细微处,努力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张欣怡、汪菁璐/文 中共德清县委社会工作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