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地标,触摸百年工运的脉搏;在智能车间,感受新质生产力的跃动;在乡野田园,见证乡村振兴的画卷……10月26日,一场“思政妙旅”在浙江省宁波市启动,全市600余名职工在13位劳模工匠带领下,分赴13条主题线路,开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一场与初心的“时空对话”
上午八点半,鄞州“红潮新生・时空对话”线路起点,和丰工人运动纪念馆前,人头攒动。
对着泛黄的老照片,讲解员缓缓讲述工人运动的故事,职工们读懂了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初心与觉醒,也看到了红色精神如何在时代更迭中薪火相传。
职工郎江华指着墙上“六月工潮”的展板,俯身对女儿郎雨汐说道:“现在职工的权益能得到保障,都是先辈们的奋斗成果。”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父女的对话里变得可感可触。
队伍移步宁波工业设计博物馆,老纺织机械改造的艺术装置、以纱线为灵感的现代设计作品,让大家找到了“工匠精神”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答案。
“百年前的初心是让日子有奔头,百年后的初心是让生活更精彩,红色基因早就融入了城市的血脉。”一位职工望着展品深有感触。
红色,是这场思政之旅最厚重的底色。“这是宁波给所有人的精神坐标,来走一遍,你会读懂宁波的根与魂。”“妙旅推荐官”、鄞州区劳模徐志勇说。一条跨越百年的红色之旅,串联起一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奋斗长卷”。
前湾新区“盐魂铸初心”线路上,慈溪市劳模黄小海的讲解,满是实干的温度。
“盐工先辈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守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他们的斗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黄小海指着展柜里的旧工具说,“现在我们搞创新研发,攻克技术难题,和当年盐工的拼劲,是一脉相承的。”

一次有“新”意的“智造探秘”
上午9点,“高新探秘·科创先锋”线路迎来高潮。
可折叠的方向盘、带芯片的安全带,从公座椅侧方弹出的安全气囊……均胜集团的展厅里,各类“黑科技”满满的汽车配件,让参观者们瞪大眼睛。
“眼前这些成果,凝聚了公司全体研发人员二十余载持续不断的研发攻关,不仅代表了当前最前沿技术,更映射着未来五到十年的产业图景。”该路线“妙旅推荐官”、宁波工匠古永,用一线研发经历为职工解读技术创新如何驱动产业变革。
蓝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这场智造之旅,让科技自立自强的理念落地,让实干报国的热情升腾。
带队的劳模,与参与者有着同样的“职工”身份,他们不仅是思政教育的“讲述者”,更是深耕一线的“局内人”。
一张膜,居然能增亮、节能,还能实现裸眼3D!在激智科技的展厅,幼师葛东芳直呼不可思议:“真没想到现在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我要把这些所见所闻讲给孩子们听,在他们心中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中国移动数智未来展示馆内,数智化在5G+政务、医疗、教育、港航等十五大领域的落地应用一一呈现。职工们亲身体验“子弹时间”的酷炫、云游戏与云VR的畅快。
“大家眼前这些系统,是无数工匠、工程师用一次次创新攻关、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铸就的。”“妙旅推荐官”、中国移动劳模唐伊丽的讲解声声入耳,“科技自立自强,体现在我们攻克的每一个技术难题里。”

一段乡野间的“共富漫游”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宁波市宁海县一市镇的珍鲜海味“共富工坊”已气氛热烈。50余名职工走进乡野,解锁藏在田间地头的“共富密码”。
浙江省劳模陈刚满为职工们解说“蟹大人直播间”“工厂化蟹公寓”“青蟹产研示范塘”等IP化功能概念。从最初的技术探索到如今的产业集群,从独自尝试到带领乡亲共享收益,他的“致富经”没有空洞说教,全是农业合作“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鲜活实践。
队伍一路前行,力洋酒厂的“酒酿香”扑面而来。王肖峰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里,老字号品牌通过创新焕发新活力的“破圈思维”,让职工们直观感受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力量。
在前童古镇毕设小院,“大学生+村民”的共同体模式,展现着艺术乡创的独特魅力。深甽镇柘坑戴村共富工坊内,非遗艺术品与农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让大家看到文化赋能乡村的无限可能。
“妙旅之‘妙’,在于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具体案例。”作为本线路的“妙旅推荐官,”浙江工匠潘晓燕说,“当职工们亲眼看到劳模的技术变成乡亲们口袋里的收入,眼中都燃起了光——那是认同,是希望。”
“以前觉得思政课抽象,今天才真切体会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实可感。”职工王一歌感慨,“原来‘劳模精神’就在身边,‘共同富裕’的图景就在脚下。”
踏上归程,秋实满途。每个人的手机里存满照片,笔记本上写满感悟。在行走中解码思政基因,在感悟中汲取前行力量。这场“思政妙旅”,让思政教育从“纸面”走向“地面”,从“耳边”走进“心间”。(周琼 郭婷茜 李睿清/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