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28 09:27:04
来源:浙江日报

消费逻辑在变,浙江以变应变

字体:

  原标题: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消费逻辑在变,浙江以变应变

  消费,一直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上升,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408亿元,同比增长5.2%,较去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消费大盘稳步回暖的态势清晰可见。深入分析,“活力”是其中最滚烫的热词。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从家电、汽车到家居,一场关于“品质生活”的焕新行动在之江大地全面铺开。政策的精准度,直接反映在消费数据上。前三季度,全省使用以旧换新补贴资金278亿元,推动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等补贴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7.1%、64.2%、57.0%和14.9%。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补贴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这充分说明政策精准切中了消费者对绿色、智能、健康生活的升级需求。”

  服务消费的扩张,是浙江消费的另一大亮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省服务业增加值40674亿元,同比增长6.0%,对GDP增长贡献3.5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正成为观察浙江消费市场更为集中的维度。

  后亚运时代,场馆的可持续利用人气不减;乌镇戏剧节期间,一票难求的景象年年上演;还有遍布全省美丽乡村的精品民宿,在节假日都保持着较高的入住率……这些都构成了浙江服务消费的“热度计”。

  这个夏天,你有没有为火爆出圈的“浙BA”呐喊助威?从“村BA”演变而来的草根篮球联赛,不仅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情,更成为引爆区域消费的“火种”。赛场外,消费场景深度交融:在临安,家长带孩子躬身稻田,体验研学的收获;在诸暨,游客们享受“开蚌寻宝”的乐趣。赛场内,消费活力也尽数体现:赛后炸鸡啤酒与地方特产的香气升腾——一场赛事,成功拉动了从门票到餐饮、从旅游到特产的消费全链条。

  情感消费的崛起,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增长动力。

  有人为一只LABUBU潮玩在泡泡玛特门前排起长队;有人为一口新晋网红美食在餐厅外安心等候数小时;有人为追随一个又一个偶像足迹,奔赴一场又一场限时快闪……这些行为背后,是年轻一代对社群归属感、情感陪伴和个性表达的强烈需求。

  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分析看来,这种“乐于为热爱买单”的现象,其背后是消费逻辑的深刻变革,“消费者不再仅仅为商品的功能付费,更愿意为其所承载的故事、审美和社群认同买单。这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消费行为,是当前消费环境下的共性特点。”

  消费逻辑的变革,必然倒逼供给端回应。赵浩兴指出,未来的关键在于从传统零售转向“场景革新”与“工贸融合”的双轮驱动。

  所谓“场景革新”,即开辟“文商旅体学”深度融合的新赛道。这要求企业超越单一商品买卖,打造能提供独特情感体验的复合场域。例如,将“浙BA”等特色体育赛事,升级为集观赛、旅游与社交于一体的消费盛会;或通过明星演唱会、主题研学,将文旅资源转化为消费新引力。

  而“工贸融合”,则是让浙江的制造优势与新消费互动融合。具体而言,需推动制造业顺应消费市场变革,以前沿消费洞察驱动产品创新,并借助直播电商等数智渠道缩短供应链,实现“创新性价比”。同时,推动传统制造向品牌创造跃迁,为优质产品注入故事与价值。

  “谁能读懂今天消费者为情感认同付费的逻辑,谁就掌握了通往未来新消费的钥匙。”赵浩兴表示,“今天愿意为潮玩、为数字内容付费的年轻群体,正是未来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产业在浙江的‘种子用户’。”

  当前,浙江消费市场正经历升级变迁。面对这一趋势,我省接下来将通过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提质商品消费,推动体验升级、业态升级、消费升级,打造引领消费转型升级的高地。(记者 李洁薇)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