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10月28日电(黄筱)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余杭院区(下称“余杭院区”)在杭州正式启用。该院区作为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载体,旨在打造融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国际化、高水平妇产医学中心。

据悉,新启用的余杭院区依托妇科、产科等学科,整合多学科诊疗团队,引入国际化诊疗理念,在智慧医疗、妇科微创、分娩陪伴等重点领域迭代创新,构建全周期、高品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致力于建设成为辐射长三角地区的高水平妇产医疗平台。该院区自9月23日试运行以来,门诊量超1.2万人次。
“新院区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展,更是推进妇幼智慧医疗创新的载体。”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表示,余杭院区是学校医学学科优势与数字创新成果深度融合的标志性成果,未来将强化使命引领与医教协同,推动医院向“全国顶尖、世界有影响力”目标迈进。
在医疗服务的人性化与智慧化方面,余杭院区也实现了提升,全新打造的国际医疗中心和50余间一体化家庭产房成为亮点。在国际医疗中心,从预约、诊疗到康复的全程一体化服务模式,减少了患者的排队等待时间,提升了诊疗效率与体验。此外,院区创新引入的LDRP产房(待产、分娩、恢复一体房)和采用家庭化设计风格的温馨产房,允许家人在旁全程陪伴,让分娩过程在专业医疗保障下更显温情与人性化。
近年来,浙江省将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健康浙江建设统筹推进,不断夯实妇幼健康发展根基。通过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联体”建设与分级诊疗,全省妇幼健康主要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此次浙大妇院余杭院区的建成投用,是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响应“健康浙江”建设号召的又一进展。
浙大妇院党委书记汪辉表示,未来将围绕“数智创新、学科发展、服务品质、民生需求”四个聚焦,深化AI应用、推进多学科协作、构建国际化诊疗体系,筑牢全周期妇幼健康生态。
在同期举行的妇幼智慧医疗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作“出生人口与健康中国”主题报告,相关领域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新范式的前沿探索。(参与采写: 汪菁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