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02 18:00:59
来源:浙江日报

中外嘉宾相聚天台共话和合之道

字体:

  以和合之名,聚四海宾朋。

  11月1日,2025和合文化论坛在天台开幕。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文化组织等代表,相聚在秀美的天台山脚下,围绕“和合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共话和合之义,共商交流合作,共享和合之美。

  生长于古老中华大地上的和合智慧,如同天台山的茗茶,沿着历史的脉络远播四海,带去芬芳,也带去启迪。

  亚洲开发银行原常务副行长拉贾特·纳格与和合文化的结缘很奇妙。“多年前我参加一个多国谈判会议,气氛紧张,进展甚微。休会期间一位中国同仁说:‘我们非常需要一点和合文化’,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和合文化’。”拉贾特·纳格说,和合文化体现了人类存在的两大基本原则,即和谐与统一,“当今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不平等、互不信任等,无法由任何一个文明单独解决。我们呼吁和合的精神,彼此倾听学习,加强交流合作。”

  和合理念契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礼之用,和为贵”……这些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中华先贤所深刻洞见的哲思,逐渐生发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智慧和政治理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文玲说,和合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态度。“弘扬和传播和合文化,有助于消除彼此误解,增进彼此互信,推动全世界人民一道成为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

  和合,也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和而不同,方能致远,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历史已表明,文明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是在追求互补与和谐。”阿尔及利亚民阵党中央委员、前高教和科研部长塔哈尔·哈贾尔形象地指出,不同文明共同构成人类共享的图景,就像一首交响乐,“每位乐手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音符,但所有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比任何独奏都更为优美、更加动人的人类和谐旋律。”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与会嘉宾表示,和合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是破解当今时代困局的济世良方。

  “文明的真谛在于彼此尊重,通过对话、协商、国际法和共识解决分歧,而非恃强凌弱、使用武力。”柬埔寨参议院第二副主席通·瓦塔纳在发表特别演讲时呼吁,和平共处应成为全人类的生活准则,“面对分歧与冲突,要通过对话与国际法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要秉持和合精神,携手努力,走向一个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未来。”

  以和平之志,扬和合之声。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各国友人长期以来的理解和支持。和合文化论坛于2023年设立“和合文化传播大使”荣誉称号,先后授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等5位国际知名人士,以此激励国际社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和合智慧走向世界。

  论坛开幕当天,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皮诺·阿拉基成为第六位“和合文化传播大使”。“能被授予这一称号我深受鼓舞,希望为和谐、和平的愿景继续努力。”皮诺·阿拉基说,中华文明始终强调和谐、平衡,这种文明视角为当下提供了宝贵启示,“我们有责任为实现一个更加和平、和谐的世界而努力,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实现。”

  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与会嘉宾对和平共处、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理念与内涵的思考,彰显着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底色。大家纷纷表示,和合文化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馨香,将愈加芬芳,也必将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多的现实价值。(记者 陈黎明 杨群)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