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傍晚,温州市民陈少琦一家像往常一样一头扎进鹿城区新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妻子在瑜伽垫上舒展身体,儿子在“创客空间”专注地搭建航模,他自己则在乒乓球桌旁挥汗如雨。
然而,眼前这个活力四射的“社区客厅”,坐落在一个老旧社区——新田园社区。该社区由8个房龄超20年的小区组成,曾一度面临公共空间不足、服务配套滞后等问题。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对此,鹿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为让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活起来”,鹿城区创新推出“空间合伙人”模式,以“公益+普惠+市场”为核心理念,将选择权交给群众——群众需要什么,中心就提供什么。该模式推行以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引入社会化运营项目93个,带动服务活动量从月均1200场上升至2000场,月均人流量同比增长1.3万人次。
新田园社区曾以种植甜瓜闻名,如今组建了“甜瓜社群”,并挖掘出一批“甜瓜达人”作为运营党群服务中心的合伙人。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合伙人承担物业费和水电费,条件是为居民提供普惠服务或公益服务。
二楼青少年课后服务中心门外,前来接孩子的双职工家庭家长张乐乐告诉记者,该中心以市场价一半以下收费,每周一、周二还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主理人谢玉宝坦言,免租金大大降低了成本,让他们能在非营利与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真正惠及居民。
83岁的李学锋是新田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他既是诗歌鉴赏公益课的学员,也是给孩子们讲抗战历史的辅导员。说起这里的邻里食堂,他赞不绝口:“七八元吃饱,十五元吃好,70岁以上还打七折。”前几天这里举办的老人集体生日会,更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除激活党群服务中心外,鹿城区还鼓励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加码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议事,联动职能部门化解难题;探索社区成立公司,盘活闲置资产反哺公益……新田园社区通过边角地停车收费、服务项目运营,年经营收入超60万元,有效缓解了公益服务的资金压力。从开通“招手即停”的微巴士,到见缝插针打造口袋公园、球场,如今在新田园社区,居民的许多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记者 戚祥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