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05 10:13:09
来源:浙江日报

外卖不卫生,平台不能甩锅

字体:

  禁止同一资质开多店,让“幽灵外卖”无处遁形;必须“明厨亮灶”,消费者动动手指就能看外卖商家后厨……聚焦外卖食品安全,国家又有新动作。

  这段时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征求意见,引发广泛关注。

  为何要在这个时间制定《规定》,将给外卖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外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超5亿人。外卖食品安全非同小可。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提出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等要求。

  今年9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集意见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也针对“幽灵外卖”等食品安全问题设有相关条款,可见国家对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视。

  已阅君看到,这次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对网络餐饮服务中平台责任不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管理不严、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作出系统性规定。

  “这一特点,体现在该征求意见稿为网络餐饮服务建立了贯穿全程的‘过程控制’体系。”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张高鹏说。

  央视新闻曾曝光一批租借执照开店,用假地址、假照片成为热销高分店铺的“幽灵外卖”。报道中的美食城,有30多家外卖店铺竟都用该美食城执照开店,食品安全堪忧。

  针对“幽灵外卖”这一乱象,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网店招牌名称与实体经营门店一致,取餐地址与经营资质载明的经营场所一致,剑指“证地不符”“一证多开”乱象。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的商家,最高将面临三万元罚款,给予入网通过的平台也将面临最高三万元罚款,或将直接堵住外卖平台“漏洞”。

  浙江六和(舟山)律师事务所律师周韩宇认为,征求意见稿也给消费者带来保障,若遇食品安全问题,责任主体明确,维权不再迷茫。

  对平台来说,除了要把好“入门关”外,还要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每月对店家经营资质、加工制作、卫生环境等进行监测和抽查,线下抽查商家比例不低于百分之五,两年内实现全覆盖。对“无堂食外卖”也要及时标注。平台发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需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压实“监管责任”。平台未履职最高罚款20万元。

  张高鹏认为,压实平台责任,将平台从“收租方”改造为“在线品控经理”,要求平台对商户实地审查并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实质上是组建分布式食品安全审核网络,构建动态的、基于风险管理的食品安全体系。

  网络餐饮服务的食品卫生问题,则是消费者特别关心的另一焦点。

  过往报道中,外卖商家后厨垃圾乱堆、工作人员处理食材不规范等后厨“脏乱差”场景令人触目惊心。对此,征求意见稿指出,平台要为商家提供“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信息上传和页面展示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商家主页面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明厨亮灶”跳转标识。商家要在主页面显著位置持续公示经营资质,确保与实际经营情况一致,并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后厨可视化,监控画面覆盖关键过程并保证正常运转。

  在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李燕蕾看来,将“互联网+明厨亮灶”作为强制性要求,强化了技术监管力度,明确了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互联网+明厨亮灶”进行审查。

  还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违法行为发生地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法对存在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平台提供者进行处罚,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提高监管效率,形成有效震慑。

  “从长远看,征求意见稿有望推动行业品质升级,引导产业链向更透明、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构建健康行业生态,实现政府、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张高鹏说。(记者 王啸 吴丽燕)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