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05 10:13:13
来源:浙江日报

沪浙协作标志性项目嵊泗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正式投产

字体:

  “总算盼到这一天,我们也能每天喝上优质水了,还不用担心停水。”4日上午,嵊泗县泗礁边礁村55岁的叶腰君拧开家里水龙头,看着清亮的水哗哗涌出,她的笑意染上眼角,“可真是太幸福了。”

  叶腰君的幸福感来源于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当天,备受当地群众期待的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正式投产达效,每日1万吨水从上海最大水源地——青草沙水库经提质处理后由海底管道流往嵊泗泗礁本岛,并送往千家万户。

  嵊泗地处海岛,受限于自然条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用水紧缺。多年来,为了破解“吃水难”问题,当地千方百计开拓水源——安装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用船运水、开展海水淡化工程等。然而这些方法各有短板,或因成本高昂、或因供应不稳、或因水质不佳,终究治标不治本。

  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被提上日程,成为沪浙协作的标志性项目之一。2021年6月,该工程开建,总投资4.77亿元,从小洋山铺设34公里输水管道至泗礁,其中跨海段达31公里。去年2月,工程进入试运行,日供水量达5000吨。如今经扩容与调试,工程全面投运,日供水量实现倍增,为当地从根本上解决缺水之困。

  从大陆延伸而来的进水管道直通嵊泗菜园镇海水淡化厂,使后者成为供水系统的调度中枢。在厂区指挥中心,智慧供水监管系统正实时运作。“来自上海的源水先汇入蓄水池,随后经管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户。”嵊泗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进军指着系统上跳动的水管路线说,目前1万吨的日供水量已完全满足本岛所需,在旅游旺季用水高峰,嵊泗将启动海水淡化与水库水作为补充,保障用水无忧。同时,黄龙岛与泗礁本岛也已实现管道互联,可共享来自大陆的“活水”。

  汩汩清流,解除了嵊泗居民用水的后顾之忧。“以前游客常因用水问题抱怨,影响当地旅游口碑。现在好风光配上好水质,成了全新的金字招牌,全村133家民宿都盼着更好的日子!”高场湾村民宿协会会长胡满堂说。(记者 尤畅 沈晏)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