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07 18:31:26
来源:温州市委宣传部

浙江温州启动新一轮“强城行动”,绘就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画卷

字体:

  在浙江省温州市,一场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展开。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便捷到闲置空间变身口袋公园的惬意,从导航地图上通行时长的不断缩短到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这些细微的生活变化,正是温州“强城行动”带来的民生福祉,也是城市成长的生动写照。

  温州城市景观。苏巧将 摄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温州近年来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强城行动”,推动城市能级实现跃升,助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近日召开的温州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暨新一轮“强城行动”动员大会透露,温州将深入实施新一轮“强城行动”,迈入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阶段。

  以更新破局,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在“强城行动”的推动下,温州聚焦“产、城、人”融合,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城市更新。历经腾笼换鸟,中国(温州)数安港通过清退“低小散”落后产能,从老旧工业区蜕变拓展为数安大厦、数字经济大厦等九大板块。现已落地17个国家级试点、18个国家级数据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从无到有集聚生态企业885家,成为全国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

  中国(温州)数安港。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与此同时,“一港五谷”战略性新兴平台之一的国际云软件谷,告别过去以传统贸易为主的“流量驱动”模式,升级迭代为集聚31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生态。

  此外,温州以获批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为契机,推动旧村城中村、旧市场改造,腾出大量建设用地空间。试点启动以来,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万亩,三年来建成孵化空间889万平方米。

  伴随创新温州建设的全域铺开,大孵化集群建设正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大格局。在这片镌刻“创新”基因的热土上,以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为重点区域的创新雨林破土而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向外释放着创新活力。

  城市焕新,市民感受尤为深刻。如今行走在温州的老城区,目之所及皆是“小确幸”——曾经闲置的桥下空间、金角银边,化身成248处口袋公园、326处体育健身设施;布满岁月痕迹的东屿电厂也焕新为网红打卡地,成为青少年触摸工业历史的研学实景教材。

  古今融合,城区焕发新姿态

  漫步温州平阳坡南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楼、古学宫、古驿道错落其间。这是浙南地区原貌保护最为完好的历史文化长街,不久前上榜浙江省特色商业街区培育名单。2025年国庆假期,坡南古街开街首日接待游客约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温州五马街。苏巧将 摄

  秉持“整体保护、最小干预”理念,温州将历史文化融进城市建设,量身编制千年斗城、朔门古港遗址等系列保护规划,打造五马街、墨池坊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江心屿、松台山等历史地标,探索出一条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发展路径。

  放眼温州,城区里,华盖里街区携着黛瓦白墙的古雅风貌开门迎客,吸引游客巡街品味南戏韵味。截至目前,温州已通过改造提升,让286处历史建筑重焕生机。

  海岛上,洞头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假区热力全开。作为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一环,该度假区依托珑头湾度假小镇、东沙不夜港、韭菜岙沙滩等开发项目,正全力打造一座集海洋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康养于一体的海岛旅居胜地。

  滨江活力区点亮了城市繁华。从环境、居住、业态入手,这里环绕着上陡门浦、杨府山、桃花岛三大公园,打造K11、万象城、金融广场三大商圈,并坐拥绿轴和瓯江沿线绿廊,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沿途的瓯江防洪堤上,1.8公里的月光经济带亦焕发活力。每当华灯初上,这里便人头攒动,让核心区域既有颜值又有温度。

  温州市鹿城区新田园社区的老年食堂内,市民正在取餐。张银燕 摄

  以人为本,绘就民生新期盼

  走进新田园社区,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处面积仅0.5平方公里、居住有近2万名居民的老旧小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雕琢,已从“老房子”蜕变成舒心的“好房子”——不仅有串联菜场、学校等9处设施的“口袋公园”,还建有集30项高频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如今,温州不仅让12个新建住宅成为省级“好房子”试点,还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消防通道改造、电瓶车充电桩建设和老旧电梯更新。去年1984台更新电梯全部投用,2025年申报通过的1500台也全面开工。

  “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何走好有温度和质感的城市品质提升之路?答案,就藏在精管善治的每一处细节里。

  “智慧城管”的诞生,让城市治理方式,变得更加聪明、更显韧性。该系统由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而成,能对城市部件与各类事件进行三维立体式采集、巡查与检测,如同为城市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球形机器人在公安街面巡逻中亮相。温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智治”的触角更向天际延伸。在瑞安,“综合飞一次”无人机AI巡查模式突破地面限制,可支持跨乡镇协同作业,智能识别19类问题,效率达人工8倍。

  城市韧性,也在市政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中新添了底气。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样板,龙港首夺治水“大禹鼎”。这份荣誉背后,是在七大片区实施“污水零直排”,让农污改造社区覆盖率100%、水质达标率95%,并完成4条河道黑臭水体治理。

  “希望未来的温州,是一座让年轻人既能逐梦又能安身的城市。”一位在杭州创业的温州小伙乐道每次回温都能感受到家乡变化,“就像杭温高铁拉近时空距离,期待家乡持续推动城市能级品质双提升,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找到更多归属感、幸福感。”(黄佳 叶凝碧/文)

【责任编辑: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