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加快推进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背景下,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紧扣主城区治理实际,以基层联动为脉络、机制创新为引擎,推动消防安全工作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转变,以实干精神交出了一份兼具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的新答卷。

群防共治织密全域安全防护网
“消防安全的根基在基层,活力在群众。”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夜间风险高发难题,鹿城区创新实施“消防夜巡”机制,由属地街镇组建专业队伍,深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动态巡查,精准填补夜间监管空白。
鹿城区推出“平安乐巡”APP,引导志愿者成为“移动哨兵”,随时发现并上报身边隐患,构建起“互联网+群防群治”新格局,使消防安全监督成为一项便捷的全民行动。据介绍,目前“平安乐巡”上线14条消防巡查路线,注册用户已超40万。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鹿城还设立“平安守护者”荣誉激励机制,让安全守护逐步成为社会自觉。

企业自主管理是防范风险的关键一环。鹿城创新推行“星级消管员”评定机制,依据学历、专业能力、从业年限等要素,评定五星至三星等级,帮助企业打造专业管理队伍,有效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破解了企业消防“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
聚焦民生实事筑起居家安全盾
“改造后的车库一旦起火,喷淋系统10秒内就能启动,几分钟就能灭火,真的安心!”鹿城某老旧小区居民的感慨,折射出消防民生工程的扎实成效。

近五年来,鹿城区持续将消防安全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完成240幢老旧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提升、125个老旧小区消防改造,增设260处室外灭火设施和20个消防取水点,推动20家社区微型消防站实现“提档升级”。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鹿城精准发力,为500部老旧电梯加装阻车系统,并于2025年为30个地下室充电点加装喷淋系统。
一系列普惠性、基础性消防工程,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鹿城区住宅火灾同比下降18%,电动自行车火灾降幅达42.9%。
暖心助企激活发展安全新动能
守住安全底线,服务发展主线,是鹿城消防工作的鲜明导向。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将服务延伸至经济领域,全面推行“企安心”服务机制,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化刚性执法为精准指导。
鹿城区某海鲜餐厅因机械排烟系统不达标而陷入困境,大队执法人员主动上门,提出“吊顶内部作储烟仓”的改造方案,使其在保留原设计风格的同时通过审批,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其中,“防消联勤”机制则实现“一次上门、双重成效”。消防救援站在山姆超市等重点场所开展实战演练,既锤炼了队伍处置复杂火情的能力,也同步完成企业“消防体检”,让生产经营更安心。
此外,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依托高德地图构建的消火栓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救援效率,为企业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企安心”服务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实现了安全与发展的“同频共振”。自推行以来,已有200余家企业受益,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从全民防治到数字赋能,从民生改造到助企纾困,鹿城区以“防”破题,以机制创新打通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消防助企服务站”职能,推动治理模式持续迭代,进一步擦亮安全底色。(周筱隆/文 温州市鹿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