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一词来历又有新解
  新华社晚报杭州11月6日电(记者 柴骥程 章苒)上海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教授周启澄今天在杭州公布了他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位精通多种西方语言的博士生导师通过对西方语言演变史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认为"CHINA"(中国)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丝绸。
  周启澄教授是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古代纺织品研究》国际学术报告会上,向与会的国内外考古专家发表这一研究成果的。
  关于英文"CHINA"一词的来历,一直有三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一词,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的英文翻译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有关(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茶叶挂上了钩。
  周启澄教授则认为这三种解释都是对语言的误读,因为这三种解释都仅仅着眼于现代英语的简单拼写。而他的研究则同时从西方语言演变历史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史的角度进行考证,得出了"CHINA"一词来源于丝绸的结论。
  周启澄教授对西方语言演变的了解令与会的各国专家感到惊讶。周教授说,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希腊文也是欧洲的语言中最早成熟的语言,而后,欧洲语言进入拉丁文"时代",罗马帝国后,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逐渐成熟,直到七世纪之后才形成了英文。
  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周教授对丝绸与"CHINA"一词之间的关联作了解释。他认为,在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欧洲,于是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相近。随后,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已经基本与以后"CHINA"的发音相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
  周教授还找到了其他旁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说,英文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翻译中,中国被译成"SINO",这与拉丁文中的"丝"比较接近,而在印度语中,"丝"被称为"CINA",后来口译成"支那"。
  周启澄还认为,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尽管周启澄的观点目前还只是一家之言,但他的考证以及推论的依据得到了国内外许多的人文科学学者的赞赏。美国纺织品协会主席玛丽女士表示,她觉得周的观点很有说服力,相信很多外国人也会对他的这一说法感兴趣。同时她也认为,不管"CHINA"一词起源于丝绸还是瓷器乃至茶叶,这都表明中国与欧洲在各自文明的"童年"时期就开始交流,并互相融合,她们之间有一个很美丽的开端,如今也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