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沈锡权 > 神州采风 我的联系电话:0571-87052030   E-mail:sxqzjfs@sina.com
 
小镇小厂多“卧龙”
(温州民营经济采访札记之三)
杭州 98-8-9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8日电 (记者 沈锡权 张和平)记者在温州城乡采访时发现这么一种令人惊讶的现象:在温州沿海的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小厂里,不光云集了一大批长袖善舞的企业能人商界精英,还是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藏龙卧虎之地。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大城市里的教授、高工、博士们,居然心安理得的陆续成了“镇上人家”。

  随意走进温州的这些镇、这些厂,诧异之余更令人刮目:人们印象中一群农民敲敲打打的家庭工厂、亲戚朋友“夫妻店”这样温州民营企业“形象”已是遥远的往昔,而由“专家”、“教授”们指挥生产的现代企业已渐具雏形。位于浙东南沿海边陲小镇瑞安梅头的温州海米特公司,1985年还是一个家庭工厂,如今200多名员工中光高级工程师就有9个,他们分别来自杭州、上海、天津、北京、哈尔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瑞安莘塍镇温州华峰公司300职工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就有20多个,其中来自太原某研究所的何文淑高级工程师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乐清市柳市镇民营企业正泰集团5000名职工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0%,博士、硕士、高工就有100多名。据了解,光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瑞安市一地,就荟萃了24名领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为什么这些大城市里的高级知识分子愿不远千里“委身”小镇小厂?

  湖北一个部属重点企业的原技术副厂长支芬英女士,退休后和爱人(该厂原总工)双双来到瑞安梅头镇的一家民营企业“效力”。谈起从国营跳到民营、从大城市到小城镇的感想,她说:“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我总是想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让生命的效率提高。而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效率的概念不一样,导致了我们这些科技人员发挥的作用和工作的效率也不一样。我们以前搞科研面对的是专家的技术鉴定,弄出了成果,领导象征性的表扬一下,至于成果什么时候被用来搞生产开发那就不知道了。更多是纸上谈兵,只得了部分人的承认。现在在这里搞科研直接面对的是用户、市场的鉴定,开发出来的东西能用,感觉自己创造的成果更加真实,服务于市场,感觉是更真实的服务于人民,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得到的是社会的承认。民营企业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效力”于温州另一家民营企业的国家大型企业沈阳213机床电器厂原总工程师、技术厂长刘传亭与支女士所见略同:“我们在这里有用武之地,可以更好的把我们的知识变成产品。”

  近年来温州企业需要人才的呼声很高。温州经济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他们急需用高科技再次起飞。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界人士认识到:必须依靠知识,科技,企业才能“成大气候” 。“卧龙先生”们的到来使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小厂顿成萃渊薮,农民出身的“温州老板”们一个个如获至宝、眉开眼笑,平时跟外界谈起业务也显得底气实足、胜券在握。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满怀信心地说:“以前我们很少能跟上国际水平,现在我们加工、分析各道程序全部电脑化,很多工程师还把国外的先进东西拿过来优化设计。以前跟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没法竞争,现在有了这批贤才,我们可以跟他们论伯仲比高下了。”

  温州商界也因此出现一股“敬贤风”。他们纷纷为这些“智多星”、“摇钱树”接家属、办户口、送“红包”、建专家楼,逢节假日还由企业工会组织出去旅游,在生活和工作待遇上均报以丰厚的回酬。据了解,人均基本年薪普遍在五六万元以上。民营企业制度灵活,一般年终股东分红里面要拿出20~35%留给技术人员,专家们最高可拿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红包”。

  温州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林国荣说,温州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地方,大量的依靠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来吸引人才,这是温州特有的现象。以前是几万名优秀的经商办厂的企业能人撑起了一个温州,现在民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挖来人才,一直高素质的科技知识分子队伍在没有一个名牌大学的温州形成,这对温州这方热土的继续腾飞是如虎添翼。(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