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沈锡权 > 神州采风 我的联系电话:0571-87052030   E-mail:sxqzjfs@sina.com
 
走进“复活”的塔克拉玛干
(边疆万里行小分队稿件)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8日电 (记者 沈锡权 李晓玲 徐玉长)塔克拉玛干,中国第一大沙漠的名字,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外国探险家称之为“死亡之海”。

  浩瀚至33.7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千百年来是一片由干旱和风沙统治的的蛮荒地域,它的严酷程度堪称八大“世界之最”:内陆距离海洋最远,气候最干旱,植被最少,沙丘类型最复杂,沙丘流动性最强,流沙面积比例最大,流沙层最厚,沙粒最细。古往今来,无数个探险者、冒险家在此面对莽莽大漠漫天黄尘饮恨而去。

  1995年9月,塔克拉玛干的百年大事记揭开全新的一页:一条中国人修筑的长达522公里的沙漠公路,赫然横亘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使大漠变通途。这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筑的第一条等级公路,它使和田至乌鲁木齐的运距缩短了500多公里,使围绕塔里木盆地边缘到塔中油田的运距缩短了1000多公里,使沙漠运输能力提高了几十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国际干旱区研究中心主任屈林克说:中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修建长达数百公里的公路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无论在施工规模上研究深度上都是一流的。

  这条沙漠公路是当代中国科技人员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这是一条用成千上万中国工人热血、眼泪和汗水铺成的路。这也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两亿多年前曾经是一片汪洋的塔克拉玛干也因此“复活”。

  记者的沙漠公路千里之行,从北面的新疆轮台县开始。车以140公里的时速疾驶,呈现在眼前的这条黑色柏油马路,象一条舒展柔美的飘带,平缓流畅地飘荡在茫茫沙海中。路两边曾经吞噬过无数勇敢者的浩浩淼淼的弧形沙丘,已不再对今天任何一个普通行者构成生命的威胁。

  坐在车里放眼四望,不时可见沙漠中特有的“尘卷风”现象,催发古人诗情的“大漠孤烟直”的胜景依然。沙漠公路无沙子,却是今人创造的奇观。和沙漠公路相依延伸的芦苇草方格,象一张密实的大网,牢牢地箍住了肆虐的狂沙。创造这一固沙防沙体系的凌裕泉等十多位中国专家,如今正在寻找和培育永久解决沙漠公路防沙的绿色走廊体系。

  路,总是给人带来生机和希望。在沙漠公路旁边,一位来自四川的养路工对记者说:“来以前还是感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怕,以前好多人都死在这里呢。现在,我天天在这里干活,每五分锺就有一辆汽车开过来,心里踏实呢,不觉得害怕,也不怎么寂寞。”更有甚者,一些精明的生意人也开始到沙海里来“淘金”。当记者看到千里沙漠公路沿线的五六家“路边客栈”时,既感叹市场经济的无孔不入,也由衷地敬服他们超前的商业眼光。

  象征生命的绿色,越来越多地在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中出现。道路两边的草方格中,零零星星已开始长出沙湾枣、红柳、梭梭等耐盐碱干旱植物。在塔里木盆地中心,记者发现有近300亩由单调的灰黄变成“彩色”的沙漠,上面有草,有花,有树,有菜,这是国内四五十名治沙专家呕心沥血四年多创造的“沙海小伊甸园”。正在象农夫一样手持铁锹观察和劳作的中科院沙漠研究所吴祖荣副研究员憨笑着对记者说:“实践证明,塔克拉玛赶沙漠能培育成功很多生物。这西红柿小是小了点,可是在沙土上用沙漠地层里的的盐碱水浇出来的。我从家里带来了几只鸽子试养,居然都健健康康的活下来了。这不,你看,一个个还飞得欢呢!”

  车行驶近300公里,我们到了沙漠腹地的“塔中四”油田。这里,地火通明,油井相望,银燕掠空,车声隆隆,塔里木石油会战正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顺着这条“希望之路”,陆续进入大漠深处。曾经令人怵目惊心的“死亡之海”,如今四处飘荡起青年人的欢声笑语,飞扬着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