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沈锡权 > 经济观察 我的联系电话:0571-87052030   E-mail:sxqzjfs@sina.com
 
凤兮凤兮,悠悠我心
――东西部代表共话“人才忧患”
2002-3-8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8日电(记者 沈锡权 白林)市场经济是“人本经济”,入世要能“趋利避害”同样是“谋事在人”。面对眼下频繁发生的人才流失现象,参加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东西部代表表达了一样的忧患意识。

  陕西省旅游集团总经理张小可代表说,入世以后在人才市场掀起的波澜已经显现,一个显著的迹象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东部企业前来西部人才市场“淘金”的步伐明显加快,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接连出现。以浙江省为里例,一次招聘会便带来了上万个招聘名额。而且,对人才层次、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张小可代表认为,这个现象不是孤立的,有专家做过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东部的人才不断的投入外企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的怀抱,东部又把“招揽贤才”的眼光更多的投向了西部,应该说,这种流动是市场经济配置人才资源的规律性体现。问题是,西部开发同样迫切的需要人才,这种现象将进一步加剧西部长期存在的人才匮乏矛盾。

  温州市市长钱兴中代表说,市场经济是“人本经济”,温州的真谛在于此。温州能有今天的发达关键是有800万重商善贾、敢闯天下冒风险的温州人。但是,温州有很多搞经营的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却不够;一般大学本科生不少,高层次人材人才不多。所以最近几年来,温州变过去的“招商引资”为“招才引智”,相继在北京、西安搞活动,政府搭台引人才,三年内引进三万工程师以上的中高级人才,引进国外智力的项目114项目。但一部分人进来了,又一部分人出去了。别的不说,光在国内外投资经商办厂办市场就有200万人。
“留住了温州人,就是留住了财富,那对我本地来说,不也是‘人去财走’、一种流失吗?”钱兴中颇有些自负、又有些遗憾地说。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代表说,人才流失倾向在入世以前就有,西部人才流向东部,中国人才纷纷到外资企业去。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抢人才”也不一定是坏事,实际上是提供了中国高水平人才工作岗位。发达国家企业在人的成本付出上是大头,而不是设备等生产要素。中国人进入国外高水平工作岗位的人还太少,全世界政治活动的砝码,是被很多国际组织的运作人员在操作。不能光人家制定规则,我们只是遵循。

  潘云鹤接着说,朱(容加金旁)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把认真实施人才政策作为专门一条列出来,并提出要“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需要的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精通国际金融、财会、贸易、法律和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我们感到鼓舞。这几年,我们教育已经取得了成效,本专科一年招300多万,但研究生一年只培养了10几万,还远远不能适应入世后新一轮竞争的需要。现在放在我们教育战线上很大的问题,应该大规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相比之下,我不担心人才流动,我更担心的是高级人才太少”潘云鹤代表忧虑地说,“国际经济中跨国公司已经占有很多很大的比列,而跨国公司经济命脉掌握在中高层和各个部门经理身上,全球这样的岗位有几百万个,而这一块,我们中国人占有量太少、太少……”(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