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要论
会议议程(草案)
工作报告
代表名单
新华社快讯
媒体关注
视频新闻
新华社记者眼中的浙江
代表专访
近新届党代会闻回顾
十届党代会以来四年回顾
浙江党史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浙江频道 >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特别专辑
城市化,跨世纪的战略

  杭州吴山上有座消防暸望塔,过去从塔上望出去,整个杭城一览无余,而今却只能望到杭州的一只角。为什么?因为杭州变大了。

  杭州的变化,是全省大力推进城市化的一个缩影。自从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以来,全省人民以城市化的大手笔,在浙江大地上描画着跨世纪发展的新篇章。

  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2000年,全球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0%以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由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强省,国内生产总值从全国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四位,但城市化水平与此不相称,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不但比国际上工业化水平同等的国家和地区落后15到20个百分点,也不如广东、江苏和山东等省。

  由于城市化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迟缓,从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乡村工业和以低技术、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加工制造业,面临着产业集聚和提升层次难的压力;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难以拉动经济增长。

  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关键,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省第十次党代会顺势应时,作出了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把城市化作为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省委、省政府在最近召开的城市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要接近50%,2010年达到55%,2020年达到65%。

  这是冲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禁锢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是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次新飞跃,是推进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抉择。

  探索符合浙江实际的新路子

  推进城市化,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一切都需要实践、探索、创造。   3年多来,全省上下致力创新,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浙江实际的城市化新路子。

  规划,是城市化的龙头和灵魂。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科学规划,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1999年编制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成为全国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各地的规划修订方案也相继完成。全省确定了突出建设杭、甬、温特大城市,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政策,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省委、省政府大力提倡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冲破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体制障碍。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浙江城市化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出了许多新鲜的做法。如改革户籍制度,放宽就业和入学限制,加快城市人口集聚;开辟用地渠道,盘活土地存量;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城市建设资金来源;运用市场机制,提高经营城市水平等。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环境。

  城市化的突破口在哪里?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辅相成的。省委领导为此再三强调,推进城市化,产业是基础。全省各地充分发挥“块状经济”的优势,以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0个,规划建设100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100个乡镇工业专业区。

  园区建设带来了资金、人口、技术和人才的大流动、大集聚。目前,全省各类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已达550多亿元,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区也扎实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探索城镇建设、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新路上前进。

  城市化综合效应初步显现

  1998年以来,全省已有230多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全省城市化率从1998年的35.92%提高到了2001年的42%;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33%增长到了38.4%,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大力推进城市化,产生了明显的综合效应:

  有效扩大了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8年至2001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达18%。2000年,35个设市城市人均拥有城建资金3154元,居全国第一;2001年,全省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和商品房投资分别达217.5亿元和375.6亿元。

  改变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在不断变大、变美,城市的综合功能日益增强,水、电、路、气、通信等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全省设市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9.93%,居全国第五;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7.54平方米,居全国第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38%,居全国第四。

  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各地建成了一批大型城市广场以及体育馆、图书馆、歌剧院、美术馆,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新空间。城市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1999年以来,全省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500多万平方米。

  历史文脉,是城市的根。在城市建设中,各地力求把保护历史风貌与建设现代化设施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协调融合。宁波构建“三江文化长廊”,凸显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绍兴突出“江南水乡”特色,改造后的环城河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大舞台。

  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今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为参与国际竞争构筑新平台;要适应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新情况,为承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创建新高地;要适应经济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新趋势,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纽带;要适应以人为本的新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新环境。 (完)

频道主页 浙江省情 浙江焦点网谈 新闻追踪 冰点调查 政府网群 浙江知名企业论坛 服务广场 连载 社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本次大会全程直播由浙江省电信公司杭州分公司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