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产界行动
 
入世了,金华奶牛业面临新挑战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12日电 素有南方奶牛之乡美誉的金华市奶牛业该如何面对入世挑战?这个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金华奶牛业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奶牛饲养量达23000多头,产奶量达5万多吨,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国内这一气候环境下已抗得住风险了,但驶入国际这大江大河之中,将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是鲜奶质量问题。金华市生产的生鲜奶单位细菌含量超标,还有许多质量指标不符合国际标准。其次是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我国去年从新西兰、法国等国进口乳制品近22万吨。外国无论生鲜奶还是乳制品都比国内便宜得多,其中生鲜奶仅为每千克1元2角,而我们金华市鲜奶售价则每千克超过2元。一旦外国鲜奶及其制品涌入,我们将很难抵挡。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有关专家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严格按国际标准养殖。金华市目前李子园、佳乐、丁丁等乳制品生产集团都建立了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佳乐公司和李子园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论证。标准化养殖一定要在全市推广开来,使金华市的奶牛养殖达到配种、疾病防治、喂养、鲜奶收购和物业管理五统一,还要做到饲料、兽药、环境三绿色。只有这样,金华市的奶牛业才能和国际标准接上轨。

  第二,政府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近些年来,市政府对奶牛业的扶持力度是大的,今年到现在止,已投入了114万元,建立了供精中心,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新科奶牛研究所,还建立了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为建立金华市生鲜奶监测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关专家呼吁市政府在继续给予经济和政策扶持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奶农和乳制品企业的引导,使金华市的奶牛业尽快步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轨道。(据《金华日报》/周文髦)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