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产界行动
 
浙江经济呼唤新一轮“体制创新”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0日电  WTO的实质是以全球一体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运行制度。虽然浙江民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其萌生、壮大的基本环境仍属初级市场经济,发育也很不完善。对照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和制度规则,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体制负落差”。

  这种“体制负落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浙江现有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微观制度普遍带有典型的传统家族企业特性。这种企业制度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规模扩张、直接融资、自主创新等现代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这样一种传统家族企业封闭的产权结构、非制度化的管理机制与对接WTO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以“管理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体制创新十分迫切。

  浙江素有“市场大省”美誉,但现有的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走出小贩中心式的集贸商品市场格局,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土地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

  富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在WTO框架下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恰恰在这一方面,正是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专业化产业区致命的软肋。在各类专业化产业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批民营中小企业热衷于快速跟进模仿,抢市场浪头;缺乏自主科技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专家认为,与WTO的制度规则相比出现的“体制负落差”,在今后一段时期必将对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形成更高意义上的制度冲击,并转化为新一轮体制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据《浙江卫视》)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