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我国顺利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壁垒将被打破,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IT业将面临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新局面。而近几年IT产业中发展变化最快的就是笔记本电脑市场,其中又以亚洲块、中国区市场发展为最,巨大的发展空间促使东芝、惠普、IBM等国际IT巨头加大了对中国笔记本市场的倾斜力度。随着众多国际品牌挤入国内笔记本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可以看出,国内笔记本市场及笔记本品牌在WTO的促使下,不可避免的面临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看WTO:品牌大存小亡 两极对抗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全球IT产业几乎无一幸免地被笼罩于颓势的阴影当中,而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却表现出节节上升的趋势,成为IT市场上一个巨大而幸运的孤岛,笔记本电脑似乎成为商家眼中熠熠生光的利润象征,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各种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层出不穷,目前国内笔记本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品牌竟多达25家以上。而纵观国际上发展成熟的市场,如汽车、家电,其代表品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激烈的竞争与规范的市场运做,促成了国际市场上的“大存小亡,清理门户”。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全球一体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规范的市场运做,国内笔记本市场必将面临重新洗牌,精华品牌的局面。
而重新洗牌的必然结果必将是,一些品牌影响力大、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销售渠道强盛、服务结构健全的品牌从市场中凸现出来。其表现将由美日品牌、台湾品牌、国内品牌三足鼎立的局面转化为美日品牌、国内大品牌两强对峙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台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OEM供应基地之一,台湾厂商非常重视其自身的OEM定位,使其自有品牌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大陆地域广阔,台湾笔记本品牌对国内市场环境不甚适应,加上近期台湾经济的滑坡,受到资金等诸多因素的牵制,台湾笔记本品牌虽然具有一定的产品实力,但树立品牌知名度、完善销售渠道、建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台湾品牌在如此激烈的笔记本电脑竞争中自有品牌显出弱势;至于国内规模较小,在产品、服务方面尚未建立扎实基础的的一批小品牌,面对国际品牌、国内大品牌的竞争,也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已拥有PC、服务器等完整IT产业结构、品牌市场占有率大、影响力强并具有良好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的国内品牌,如方正颐和、联想昭阳将会表现突出,并成为第一梯队的主力军,形成与美日品牌分庭抗争的新局面。WTO的到来,必将使国内笔记本市场集中度明显加大,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
二看WTO:全球一体化国内品牌与世界同步
国内笔记本市场自1995年发展至今,笔记本电脑在整个PC市场中的销售份额始终没有超过6%,明显低于国际市场笔记本电脑25%甚至更高的PC比例份额。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新动力来刺激中国这一庞大的笔记本市场启动,促进销售量迅速膨胀。通过今年4月国内品牌启动的万元争夺战,笔记本市场找到了促进销量的兴奋剂,随之而来的是,5月份开始方正颐和、联想昭阳等品牌的众多主流笔记本价格由最初的18000元逐渐下潜,进入10月份国内市场主流笔记本13000元的新价格已经形成,并引发了整个笔记本市场价格体系前所未有的彻底改变。这种更现实的价格体系让笔记本电脑更广泛、迅速地贴近消费群体,同时带动了整个国内笔记本市场销量的激增,从而跟上国际步伐,6%与25%的比例差距正在缩小。我们不难看到促成这种国内、国际市场格局驱同的源动力并非国外品牌,而是诸如方正颐和、联想昭阳这样实力雄厚的国内IT厂商。
另一方面CCID的监测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内置产品占据了笔记本电脑市场63%的份额,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1个百分点,轻薄型产品虽只占市场37%,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5%,轻薄笔记本电脑成为今年国内笔记本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从5、6月份推出新品的情况看,许多厂商的产品规划正逐步从全内置向轻薄型产品转换,10月份三星笔记本刚刚登陆中国市场,就迫切的亮出“轻薄牌”,表现出其对我国轻薄笔记本潜力巨大市场的浓厚兴趣。今年轻薄型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国内轻薄笔记本产品产销量第一的方正颐和,上半年不仅出人意料地策动了万元轻薄产品,从产品、技术、应用、市场等多个角度,建立和加深了人们对轻薄笔记本的认识与了解,而且下半年连续推出了T5300、T5500、T6200等三款特色鲜明的T系列新品,强力丰富和拉动国内了轻薄产品市场的发展。当然,尽管今年国内轻薄笔记本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大,但与国际上轻薄产品约占60%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厂商对轻薄产品的倾斜力度必将有增无减,这充分体现了国内笔记本市场在与国际市场轻薄化整体趋势接轨的过程中,国内优质笔记本品牌的自主性市场推进作用,同时也是技术实力与先进思想的象征。
在笔记本电脑问世至今的短短数十年时间里,我们不难发现,其技术更新的速度与日俱增。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发展中,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在产品上保持了同步发展。今年3月在INTEL
PIII 1GHz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方正、联想推出的具有1GHz“心脏”笔记本电脑,今年7月INTEL推出了0.13微米生产工艺的笔记本电脑专用处理器Intel
PentiumIII-M,同样在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方正、联想的身影。蓝牙、802.11B等无线互联产品目前也已从实验室进入到实用阶段,东芝、惠普、IBM等众多国际品牌立即推出了具以上新兴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如:东芝的蓝牙笔记本Tecra9000和Portege4000
、惠普的 Omnibook500。而国内支柱笔记本厂商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和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对国际技术走向作出了灵敏反应,也迅速地将其运用于自身的笔记本电脑中。
我们不难发现方正、联想与IBM、ACER这些国际品牌站在了一起,成为首批采用新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不仅如此,在方正颐和A650、T6200等产品中你几乎能找到今年所有笔记本新技术的身影。国内支柱品牌技术应用和技术更新的节奏明显加快,而在国内众多中小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身上,我们却很难发现新技术的影子,自身规模、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使中小品牌面对新技术只能是有心无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大时代里,速度是商家最宝贵的资源,技术更新的落后无疑意味着死亡。对于科技含量如此之高的笔记本电脑而言,最大限度的缩短应用新技术的空间和时间,加快技术更新的节奏,提高自身的灵敏度至关重要。而WTO的到来,就像是互联网的问世,必将大大缩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使国内笔记本电脑在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的推出上与国际同步、同速。
与此同时,在全球IT市场上成熟稳定的OEM供货渠道网络已经形成,无论是东芝、惠普、IBM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还是联想、方正这样的国内品牌,其笔记本电脑的配件都来自同一个渠道网络,“全球一体化”,OEM的同源供应促成了各品牌品质的趋同。而WIN/INTEL对于IBM、惠普、方正、联想这样具有良好PC和服务器基础,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大、经营稳定的厂商的支持力度也是一致的,国内外著名品牌笔记本从此真的难分伯仲了。
三看WTO:贴近用户“零距离”体验
入世后在WTO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的保证下,跨国企业更多地将立足于在中国地长期发展,从而真正把现代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引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将成为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过去那种以产品为中心的渠道必将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渠道转型。从11月19日在北京电视台举办的“2001年IT渠道战略转型总裁电视论坛”中,我们不难发现,笔记本电脑的渠道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渠道不再只是简单销售环节,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抓住客户并与之形成真正的互动,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已成为渠道要扮演的一个主要角色。
众所周知,服务是对用户的“贴身关怀”,是拉近用户与厂商、产品距离的法宝,良好的服务已成为激烈竞争中的必备武器。在国际上IBM喊出了“IBM就是服务”的口号、惠普也在力推“电子化服务”,国内的笔记本厂商也加大了对服务的投入,方正颐和更是推出了“一年意外事故保险”“2小时快修”的特色服务,从多方面为用户提供“全程服务”,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对未来笔记本电脑的服务方式,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IT行业的服务已不再局限于安装、维修之类的“售后”支持,而是在该基础上,致力于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各种应用解决方案。NEC、三星等国际品牌推出的办公应用解决方案——移动工作坞站多方面的满足了移动用户的需求,获得了好评;而方正电脑于今年5月在上海发起的“笔记本移动应用联盟”,更是得到了包括INTEL、罗技、艾美加等在内的全球最主要的移动处理器生产商的积极响应。可见,随着国内IT厂商的技术实力与国际水平接轨,竞争的层面也不断深化,推出更新更好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应用解决方案已成为服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事实将表明,WTO在缩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距离的同时,必将促使国内笔记本厂商通过渠道、服务、应用缩短笔记本电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从而让用户充分享受到与笔记本电脑“零距离”的贴身体验。
目前纷繁复杂的国内笔记本市场众多品牌的介入显然是市场不规范的表现,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结果必然是一些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厂商胜出,弱小品牌淘汰出局,WTO必将加快这一结果的出现,在笔记本产业“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最终像方正颐和、联想昭阳这样产品线丰富、服务体系健全的笔记本品牌才会在WTO的洗礼下将迅速跟上国际发展趋势,并逐渐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面对WTO的种种挑战,国内知名的笔记本品牌无论在自身品牌的建设上,还是在产品技术更新变化上亦或于在服务、渠道、应用的细致周到上均已做出了充分的应战准备,WTO带来的将是更平等、更广泛的商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