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产界行动
 
衢州百余桔农抱团迎战洋品牌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9日电 3月21日,柯城区政府中型会议室人头济济,来自全区的103名柑桔产销大户会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洋品牌对衢州柑桔产业的冲击。

  “都说入世后狼来了,要争取主动,我们必须成为‘中国狼’。”刚刚被推选为柑桔产业协会会长的“圣德果业”老总邵永忠高兴地说,这个协会没花政府一分钱,是一群柑桔种销大户自发组建的,还聘请了市、区的柑桔专家做顾问,目的就是要抱团闯关,迎战国外洋品牌,“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邵永忠是万田乡冯家村人。2000年底,邵永忠将一封万言书送达市委,总结十多年贩销柑桔的经验教训,面对中国入世在即,痛陈衢州柑桔产业发展的弊端,大声疾呼“衢州柑桔的出路在哪里?”,一时闻名全市。

  “解铃还得系铃人,光说不做解决不了问题。”去年初,邵永忠开始悄悄地筹备创办果品加工企业,完成了条形码和商标注册,取得了超市准入资格。企业还开发出外形内质皆优于美国“新奇士”的“圣德天草”,创产值500多万元。

  同时,邵永忠取得区里支持,开始联络同行,紧锣密鼓地筹建柑桔协会。“我们的规模太小,单打独斗斗不过洋品牌,一定要抱成团。”沟溪乡五十都的贩桔“元老”陈荣清来了,姜家山乡双塘岭村的余贤明来了,姜家山乡柴家村的柴卸家来了……11位发起人坐到了一起,为柑桔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真正打响衢州柑桔品牌,还要和国际标准对接。”协会发起人之一、“常绿”果业老总叶志明相告,协会下面还将成立一个精品柑桔加工园区,统一品质,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形成协会+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模式。目前,园区规划和选址正在进行中。(据《衢州日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