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专家观点
 
入世后专家谈浙江农业经济“走法”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12日电 没有牛羊成群的海宁为何能建成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未出大腕明星的横店何以成为“东方好莱坞”?没有森林牧场的海盐又怎么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基地?浙江这些有趣的经济现象,让昨天参加首届中国县域经济论坛的数十位专家百思不得其解。

  为探讨WTO对县域及农村的经济影响,东阳市政府和横店集团专门请来了数十位全国经济领域的权威,展开这场论坛,慕名而来的是全国各地近百名的县长、市长、县委书记。他
们是这个课堂中最认真的学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浙江专业市场出现这样奇妙的现状,靠的不是政府部门的规划和管制,而是有创造力的浙江老百姓和企业家。

  全程参与中国入世谈判的农业专家组组长程国强博士在谈及入世对浙江农业的影响时,肯定WTO带给浙江农民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他认为,入世后,浙江农业面临战略上的升级,即我们的农产品应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让东京人、欧洲人和美国人都能吃上浙江的蘑菇,而浙江农民也可直接从国外引进更物美价廉的饲料和加工原料,为出口有竞争力的农产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他说,入世后,浙江农业将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与此同时,WTO的新规则、新条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中国企业的农产品在大规模出口时免受其他国家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贸易纠纷。

  采访中,程博士风趣地提到一个现象:现在大家总爱花几天几夜的时间讨论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入世早已让东南亚很多国家感到“恐慌”,以出口农产品见长的泰国和马来西亚,早早地开始了名为“中国入世对本国经济影响”的课题研究,可见近一步开放后,面对国际市场,中国农产品确实具备着非一般的魅力和威力。(本报据《今日早报》/傅静之)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