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专家观点
 
浙江科技界如何应对入世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7日电 在出席浙江省科协七次代表大会的专家们,谈到浙江科技界如何应对入世时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科技应该比减税更引起重视

  项浙学(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省科协副主席)

  WTO包括3个方面,货物贸易的协议、服务贸易的协议和知识产权的协议,这3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可以说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人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关税减让上。研究WTO仅停留在从关税减让上来分析利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多从科技角度分析参加WTO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

  人才争夺将空前激烈

  袁飞(浙江大学教授、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
现在,人才争夺战已经白热化,加入WTO后,人才争夺更加激烈,规模更大,我们优秀的人才将可能被外国企业千方百计地挖走。第一种可能是对方用高薪来聘用我们的优秀科研人才,用高价购买我们的科技成果,使优质的科技资源外流。第二种可能是凭借其经济实力,购进我们的企业和科研所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所,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科技成果和科研人才。国外有企业为求一名人才,甚至将整个研究所买下来。第三种可能是对方通过股票市场,取得上市公司特别是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就能获得我们企业中的优秀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对围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进行的争夺战的严峻程度,我们要作充分的估计,尽早研究对策。

  一定要重视原始性创新

  项浙学(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省科协副主席)加入WTO,我们所遇到的挑战,说到底是一场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争夺为核心的激烈的较量。从世界各国加入WTO后的发展史来看,能否占据优势,就看你创新能力有多强。当然,这个创新包括模仿性的创新和原始性的创新。现在大量的是模仿性创新,这是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必须要有原始性创新。

  彭图治(浙江大学教授、省科协副主席)

  面对入世后的新情况,我们科技投入的重点要转移到源头创新、基础研究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优势。

  周林本(杭州市科协主席)

  在杭州市企业界、科技界,对加入WTO的思想准备还不够充分,对知识产权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估计不足,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很少。即使不少企业正在开发研究、准备投产的很多产品,也都是别人的专利,是复制品。加入WTO后,受到的制约显而易见。

  近年来,杭州市的专利申请数量虽然总体是逐年增加,但占全省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使得国外一些企业抢先申请我们的专利。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大力鼓励原始性创新,加快专利的开发、申请和保护。

  大力加强技术标准建设

  姚守豪(高级工程师、省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

  通过8轮谈判,世贸组织的关税壁垒已经大大降低。现在最隐蔽的就是非关税的贸易技术壁垒。

  技术标准是参加WTO竞争的重要手段。我们对技术标准的认识、重视、投入力量还不够。我们也要善于运用设置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的五个正当理由,建立起自己的标准,保护国内的产业。没有技术标准,我们要吃大亏的。

  作为质量监督部门,我们准备做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建立所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数据库。第二,建立有关合格评定的认证方面的数据库,也就是说针对我省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在网上列出哪些产品需要通过那些国家的认证,方便企业查找。第三,推动更多企业大力采取国际标准,帮助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甚至鼓励一些大企业参与到国际标准制定中去。第四,建议检验检疫技术机构与国际上有关国家进行双边互认或多边互认。

  积极鼓励科技精英下海

  严晓浪(浙江大学教授、省科协副主席)

  人才问题是非常核心的问题,一切的知识、技术、管理、市场,最后的载体是人。人才是最核心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它一经和资本等要素结合起来后就会产生高速倍增的劳动生产力。所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把最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推到创业的一线去。我非常赞同杨振宁先生在北大演讲时的一个观点:“高技术领域是我们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也是最后的战场。我们要积极鼓励科技精英下海。”现在讲创新创业,就是要求科技成果通过人才自己本身的创业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很重要的课题。

  抓好精英们的创业,抓好一般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抓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科教兴省就会形成真正的合力,浙江就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据《浙江日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