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专家观点
 
谁来告诉农民WTO?

  在多数食品出口企业忧心忡忡的时候,也有企业不着急。安丘福华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日本独资、实行日式管理的企业。总经理川岛拓说:“我们出口的食品和中国其他公司出口的食品一样,要在海关接受同样的检查,但是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经过深加工的姜泥、蒜汁、葱泥,保存期两年,即使通关时间受到拖延,也不影响在市场销售。”

  山东省外经贸厅计财处处长臧耀刚接受采访时表示: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粗加工的保鲜食品,深加工的比较少。大蒜、大葱往往只是经去泥、去皮就装箱出口,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都很低,因此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也较大。

  记者在安丘了解到,大葱价格高的时候,每吨卖到750美元,价格低的时候,还不到350美元。日本商人知道山东大面积种植大葱,趁机压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山东大葱出口日本,绝不是日本有些人说的倾销,只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有价格竞争力。”潍坊鲁东食品公司业务经理朱建辉告诉记者,他们向农民收购大葱,即使每斤的收购价只有5角钱,农民还是有钱赚。日本市场的菜价绝对比国内高,不过其中的差价,多数是让日本菜商赚了。

  安丘市万鑫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对此次紧急限制,他们虽然感到担心,但由于去年成功开拓了欧美市场,现在对日出口只占他们业务的一小部分,因此倒闭的可能性极小。但对大多数出口企业来说,日本是主要甚至惟一的市场,这就使得市场风险加大了。

  臧耀刚认为,农产品品种单一、市场单一,技术含量低,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很快就要加入WTO,农业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指导农民应对国际市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兴课题。

  记者在济南、安丘、潍坊三地采访时,到外经贸部门、农业主管部门,想找一些研究WTO与山东农业课题的人士,却没有找到。有关部门很遗憾地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成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民给省外经贸厅打电话,问日本要限制我们的蔬菜进口了,以后蔬菜出口市场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办,你们能不能给我们当顾问?

  在安丘,十几岁的小学生都知道,他们地里种的大葱和大姜,可能几天后就出现在日本的超市里。中国农民,也已经有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和需求。但问题是,谁能够给他们指导?(中国青年报/蒋韡薇)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