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4日电 2001年,我国接二连三迎来了许多大喜事。加入WTO,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都给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国际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市场前景广阔。
面对国际环境变化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浙江旅游业该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如下想法———
我国加入WTO,促使浙江省旅游业人士的市场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正是推动浙江省旅游业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它有利于改善和发展浙江省旅游业的宏观环境,加速企业的改革深化;另一方面,浙江秀丽的山水景观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以及繁荣的经济,将为浙江省旅游业带来极大商机,浙江省的国际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新的旅游项目也会逐渐兴盛起来。
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浙江是旅游客源丰富的市场,也是商家必争之地。外资和合资旅行社相继进入中国,必将瓜分原有的市场份额,必将引发旅游市场竞争的新格局。从长远看,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后,它们会与该国已在中国境内设点的本国航空公司、饭店和商场等联手,形成自己“一条龙”的接待体系。这使浙江省旅行社在面临国内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应对有着强大资本做后盾的外资企业以控股国内旅行社的方式进行扩张、迅速抢夺市场份额的局面。可以预料,在与境外旅行社的短兵相接中,一些原来较封闭、在市场竞争中勉强维持惨淡经营的中小旅行社将被淘汰出局。据悉,目前全国有8993家旅行社,2000年总营业额仅为469.9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一家旅游公司的年收入,竟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购并重组、规模扩张是旅行社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此情况下,浙江省旅行社将积极推进旅行社产权制度的改革,推动旅行社重组,逐步实现集团化、网络化,缩短和国外旅行社的差距,并改革用人机制。惟有如此,才是变挑战为机遇的有效手段。
浙江作为旅游大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全省各地发展旅游热情高涨,民间投资旅游急剧升温,新景点层出不穷,全省2001年接待境外游客146万人次,创汇收入6.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近7000万人次,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长均在20%以上,名列全国第6位。目前浙江省已有60个景区景点进入国家景区质量(3A和4A)等级标准,预计今年还会有50个景区景点上等级。而且浙江省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外资饭店和管理模式,积累了一些国际化管理的经验。这些都为浙江省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加强对旅游行业进行跨行业的联合重组,抓紧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打响“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国际品牌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并抓住机遇,积极引进外资,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尽快和国际接轨;加强协调,如增开浙江的国际航班,加强航空公司与旅行社的联合;改造传统的经营方式,抓紧发展网络经济,全方位拓展旅游电子商务和网络化经营,进一步保持浙江省在全国旅游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从而抓住机遇,再上浙江省旅游发展新台阶。(据《浙江日报》/刘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