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专家观点
 
WTO:对中小企业是“祸”还是“福”?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4日电 有人说,数量占到国内企业总数99%以上的众多中小企业,是正在成长中的“小树”。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临近,扑面而来的国际市场的狂风巨浪,会对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小树”带来哪些影响,是众多中小企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日前,就中国加入WTO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记者:加入WTO,对中小企业是“福”还是“祸”?

  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包国强:加入WTO后,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上讲劳动密集型企业会比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竞争环境更公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为非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有诸多限制。加入WTO,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使得国内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也将享受市场开放带来的机会。

  二是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将有更多用武之地。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配套加工。开放国门后,很多大的企业都将向中国投资,大跨国公司也将提供配套机会,中小企业有了参与其中的机会。

  三是中小企业的出口优势将更趋明显。加入WTO为中小企业加工业扩大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将有更多机遇。中国“入世”后国外的风险投资将大量涌入,这些风险投资有很多会看好中小企业,国内中小企业可利用国外先进的风险投资机制,快速发展壮大。

  记者:面对国外品牌化、规模化的冲击,小企业如果做不大,是不是就会死掉?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胡援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印度的软件产业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小企业,但它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软件协会组织,这个软件协会给小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各种信息,并组织这些小企业去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加入WTO后,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什么样的“信息化”才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收益?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经营管理室主任罗仲伟:信息化一定要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结合起来。应利用信息化对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方面进行改造,通过这一手段,进一步改变企业的运作模式。(据《中国机经网》)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