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专家观点
 
面对WTO,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19日电 我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谈到中国加入WTO的风险问题时说:“中国入世最大的风险,是我们不熟悉规则,不做准备。

  因为不知道规则,就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更谈不上运用规则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尽管现在全国上下提得最多的是WTO,但仍然有一些企业,包括政府的一些管理部门,对WTO及其规则似懂非懂,还停留在一个感性认识上。

  可喜的是,我市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及社会各界,对WTO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去年举行的WTO研讨班上,来自全市各地各部门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对我国加入WTO后,我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

  作为全国微电机行业的“单打冠军”,浙江卧龙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建成对企业“入世”后的前景充满着信心。他告诉记者,当前企业正在积极研究对策,计划引进一批国际外贸人才,扩充到海外公司,建立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将在意大利等国建立7家海外公司,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档次和竞争能力。

  加大技改投入,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以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浙江龙盛集团公司董事长阮水龙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入世”,企业已在省级精细化工区征地1600亩,创建龙盛科技园区,下一步还将不断引进“洋脑”,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开发能力。新昌制药厂近期也计划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扩大优势化学原料药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拓展生物技术、天然药物的生产领域,加强自有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制,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强化知识和法律的再教育,提高企业综合素质,更成为广大企业共同关心的课题。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有限公司老总李传海认为,“入世”后,外贸企业经营的知识含量更大,法律规范更严,为了适应在国际市场上与“狼”共舞的经营要求,就必须重视培育新型的有知识、懂法律的外贸人才。为此,他们将狠抓企业职工的知识再教育,特别要提高企业和职工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大幅度更新职工的知识,提高其科技、法律水平,使企业竞争素质有一个较大改善。

  浙江神鹰工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月明说,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入世”后,企业的立身之本在于品牌。因此,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打造品牌,将过去以市场营销为主,转向以品牌营销为主,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入世”已成现实,面对全球经济的汹涌波涛,我们相信,精明的绍兴企业家一定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据《绍兴日报》王钟铭 范文忠 潘丽萍)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