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9日电 有代表形象地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就像进入国际贸易的“高速公路”,面对这条“高速公路”,高速发展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记者询问当前存在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代表委员们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概括起来一是必须熟知“交通规则”,二是维护好自己的“车”,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驾好企业之车,避免车阻或翻车。
于伟代表刚从北京参加最高法院举办的“WTO与中国司法审判”培训班,他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交通理念”。他说,中国有97%的贸易额是与世贸组织成员发生的,成员之间的贸易严格按规则进行,哪一方面稍有懈怠疏忽,立刻就会成被告。因此,我市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将不符合世贸规则的法规和文件废除或修改,设立新的运行机制。应对加入WTO首先是强化规则意识,在贸易自由化的新背景下,所有的政府行为都要接受司法审查,地方保护等土政策都会招来麻烦,给地方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挫折。
戴祝水代表、赵顺鹏代表、周成建代表均把提高政府服务职能作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要件,他们认为,世贸组织的几百条规则中,大部分是针对政府部门的。因此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抓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温州市已先后发生在制造业的几起贸易纠纷,代表委员对温州市农业之“车”该如何顺畅行驶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方勇军委员说,温州市农业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农业应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温州市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作物,如蔬菜类的黄瓜必须手工采集。这是在国际市场上极有竞争力的,农业应定位于国际大流通的背景,选择优势产品与洋产品竞争。
发挥农业技术普及的优势,这是我们国家制度上的优势,政府的技术推广是不作保留的。邹剑锋委员说,应对加入WTO挑战要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尽快改变目前创办农业园区的指导思想和投资方式,让相互关联的功能互补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进入园区经营,使园区成为新的经营方式的示范点,这样,温州市农业就会跳出低、小、散的格局,逐渐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业之“车”才能得心应手的应对挑战。(据《温州日报》/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