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与WTO》专题 > 百姓开讲
 
按WTO方式生活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12日电 入世了我们该按WTO方式生活了,看看我们可以怎样做.

  我们可以开上便宜的好车。

  “同样一辆大众CITYGOLF(最新款),在南非卖是5万兰特(1美元折合8兰特),而在国内却要达到20万人民币。”一位网友这样抱怨。而这样令我们无奈的情况,WTO之后,将发生根本的改变。

  WTO可以带给你的是,五年之内本国汽车的价格将会与国际价格持平。随着进口汽车配额的增加,和引进外国车型进行本地化生产,这个愿望不再是奢望。已经有专业人士按照税率等已公布确定的信息测算,届时,进口排气量1.8升的奥迪A6售价为31万元,本田雅阁为28万元,帕萨特为24万元,富康1.6ALC为15.4万元。品牌车一般在10万元以内就可买到。

  信息产业部官员张琪9日告诉记者,今年1月到9月,中国电子通讯产业的增速比去年提高了32%,中国市场成为全球为之羡慕的增长市场。入世后,必然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配件厂商移师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到大陆生产。因此,像汽车一样,我们还会用上同样质量,却更便宜的电脑、手机、摄像机、音响、背投电视等等。

  吃到美国西柚

  同样,我们会吃到更多的好东西。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有取消对美国7个州的TCK小麦出口禁令,放开美国6000多家肉类加工厂对我国的出口。由于我国的小麦、大米、棉花等皆属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业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20%到70%。入世后,肯定会有部分产品被进口货替代。

  作为消费公众的我们,将可以吃到美国的新奇士柑桔,美国的西柚,新西兰的奇异果,加州的西梅,美国、加拿大小麦做的面包,美国的牛肉制品。而且,这些产品不再是只出现在高档超市的曲高和寡者。因为价格的下降,将进入每个寻常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1200万个新岗位

  很多因WTO兴起的新职业在等待着每一个有准备的人。很多的人,职业前景将因新生的机会而变得色彩斑斓。很多的人,则将面临残酷的失业命运。

  新规则面前催生了新职业与新机会。如果你是电信、银行、保险、证券、商业零售、旅游、海陆空运、会计、律师、咨询服务、广告、教育、文化、对外贸易等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你的职业生涯将面临新的挑战。这是来自于新游戏规则的挑战,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全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保险专业人才、律师、会计师、翻译人员,都将供不应求。

  按照专家的测算,WTO后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将达到1200万个。具体到传统行业,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及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利于就业。举例说,入世后纺织品的配额,能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25%—27%,每年将增加50亿美元的出口。因此每年增加的就业机会为50万个。更为具体的数字是,入世前后7年,纺织业增加282.5万人,服装业增加261万人,食品加工业增加16.8万人,建筑业增加92.8万人,服务业增加266.4万人。我们可以按照这些需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经济生活的变化,将影响与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态。

  在服务业中,我国向WTO组织承诺,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和电信等服务行业。我们深恶痛绝多年的这些行业的垄断将被打破。打破垄断带来的自由竞争,将使我们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质量,并让我们的生活因此变得舒适,因被他人尊重而尊重他人。

  拥有几十年上百年市场与管理经验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所有成熟的市场与管理经验也将被拷贝过来。我们去银行存钱,可能不需要等那么多时间了,也会有更多的网点为我们服务,它会很人文地开在我们的家门口。绝不可能再出现存在银行的钱被恶意取出后,还要和银行去法院打官司解决。因为全球竞争之下的金融机构,会将企业声誉看做生命同等重要。我们将尝到提了多年的“上帝的感觉”。

  同时我们在为他人服务的时候,同样要把别人作为上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气,将从由市场的手段而产生。

  我们看病,将有各种档次的医院可选择。如果原来的公立医院服务不好,我们可以去私立医院,去私人诊所,去外资医院。

  我们也必将因无所不在的规则与纪律,觉得不那么“自由”了。比如全社会都将遵从信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将作为信用记录影响到今后的人生,你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而闯闯红灯,在银行恶意透支,向朋友借款不还……良好的信誉,将为你的工作、人际间的交往带来方便。这无疑将于无形中形成一种鼓励模范行为的气氛。这种气氛甚至比规则更重要。

  学校教育国际化

  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

  中国入世后,中国大学教育将出现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更多学生选择出国上大学和更多国内大学办学国际化。

  为适应即将加入WTO之后的形势,我国将会尽快开放教育市场。

  据悉,目前已有40个国家(地区)在开放教育市场的有关协议上签字,世界性的大教育市场正在形成。

  世贸组织鼓励所有成员国和地区到海外办学,允许外国教育机构(企业)在所在国颁发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鼓励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位证书或学历证书,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

  中国教育市场早已被西方国家看好。加入WTO之后,国外教育机构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教育市场的争夺,将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包括中、小学生选择出国上学。

  终身教育重素质

  如果说过去的人才竞争属于“远距离竞争”的话,那么现在已成为“零距离竞争”。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学历时代,即学历之外的“素历”(一个人的素质训练经历)将被用来证明你比别人优秀。

  据上海市消费者协会的“消费热点”调查,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继休闲、旅游后的又一大消费热点。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分别有30%的消费者和18%的消费者正在进修电脑和英语。去年上海接受继续教育的消费达10亿元以上。

  资格证书的升级换代,洋证书受宠。

  以会计为例,由原先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证书发展到现在的金融分析师、保险分析师到加拿大的CGA、英国的AIA、ACCA等一系列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洋证书逐渐成为外企求职的“硬通货”。

  部分认证已由学校认证、社会认证转向企业认证。

  以计算机认证培训为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页设计师、软件工程师、MCP系列微软认证、CISCO认证、IBM认证、SUN认证等证书形成由低到高的一轮又一轮的计算机培训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可选择的各类资格证书达300种以上。

  可以肯定的是,入世后,外资企业增多,出国旅游、学习更加容易,中国人将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和思维方式。

  可以说,入世为我们每个人树立一种终身教育观念,带来压力,也提供机遇。(据《杭州日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