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经济是呈现进一步增长还是出现增幅回落
“入世”后,有利于经济增长,这是比较一致的观点。从投资需求看,近年来主要是依靠国家投资来拉动,而企业的投资意向一直比较低迷,技术改造积极性不高。“入世”后,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全面开放将会带来许多投资的项目和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关税的进一步调减和非关税壁垒的拆除,企业的投资成本将大为降低,技术改造投资将会出现较快的增长,这对浙江调整经济结构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由于加入WTO,我国经济融入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国际投资的成本将随之大大降低,效率将明显提高,因而更多的外资将流入国内。许多外商原本对浙江经济的效率是比较看好的,投资的意向相对较强,一旦我国加入WTO,外商到浙江投资将出现一个小高峰,会较好地补齐浙江经济发展中利用外资这条短腿。
从消费需求看,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不旺,尽管存款利率一再调低,居民储蓄还是持续上升。问题的关键是缺乏让消费者真正感觉到需要的消费品,没有出现新的消费亮点。“入世”后,许多质优价廉的消费品将进入国内市场,购买者将有更多的选择,广大消费者将得到更大的实惠。特别是由于服务业的开放,国外一些集知识、人才、技术为一体的含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和产品,包括金融、电信、运输、会计、咨询、视听、旅游等服务业的开放,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从出口需求看,我国的商品出口几乎每年都要受到出口配额限制以及某些国家不正当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使我国的一些优势产品在出口问题上总是遇挫。“入世”后,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可以无条件地享受所有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无须与美国进行一年一度的关于延长最惠国待遇的“拉锯战”,各个成员国特别是主要贸易大国将不得不取消对我国的纺织品配额等贸易歧视措施。这样,我国的出口企业将会得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大市场,出口需求将有大幅度的增长。浙江的外贸出口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去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全国几乎零增长的情况下,浙江外贸出口仍实现增长7.7%,出口总额108.7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已达20%。今年以来浙江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外贸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入世”后,由于浙江已经具备较好的出口贸易基础,外贸出口将会出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来看,“入世”后,浙江的经济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增长,这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在这种经济增长的背后,又会带来一些什么问题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弱质产业的浙江农业是否会出现萎缩
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国将允许进口美国11个州的小麦和柑桔等农产品,在进口配额和贸易权、分销、出口补贴等非关税壁垒上给予很大的减让,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将于2004年前降至17%,对美国一些重点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则降至14.5%。如此,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将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开放,国外低成本、高质量的农产品将进入我国市场。面对开放的市场,浙江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农业生产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的。据统计,浙江的粮食生产单位面积投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3%,而单产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1%。浙江主要农作物的单位成本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高于发达国家。同时,由于浙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起步较晚,农产品品质不高、品种少,而低质量的一般农产品大量过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低成本、高质量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将会被打破,浙江的农产品“卖难”矛盾将会更为加剧,原本就比较困难的农业生产在这样的市场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届时浙江的农业生产很有可能会出现萎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是否有利于浙江调整经济结构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从进口方面看,因为开放进口,这将有利于降低引进技术及出口生产的成本。浙江相当部分企业由于受国内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仅纺织服装业一块,其主要生产流水线和关键设备都需从国外引进,原材料中高品质的面料也有50%以上需要进口。因此,可以预见浙江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的积极性将会因进口的开放而得到提高。其次,作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浙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进行引进创新,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及其成果,进行吸收和消化,转化为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增长动力。对此,开放进口无疑会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这是对调整经济结构有利的一面。但是,从出口方面进行分析,情况却并非如此。随着加入WTO,所有WTO成员国的配额限制和贸易壁垒的拆除,浙江工业中占比较大的纺织品、服装、箱包、家用电器、电讯设备及器材等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会增长。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这类产品出口的增长将会刺激更多的生产要素向这些行业转移,产生一种产业依赖现象,因而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就缺乏足够的动力。从长期来看,这对浙江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是不利的。此外,由于加入WTO,我国将按照信息技术协议(ITA)的要求,于2003年前(部分于2005年前)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子通信设备和其它信息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70%的化学品的进口关税将从现在的35%削减到5.5%和6.5%,化妆品、药品等的关税也将实质性地削减到目前的水平以下。这样,国外的高、中附加值科技产品将会以更低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这对浙江正在培育和成长过程中的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将形成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浙江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产业的冲击更大。短时间内,浙江要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培育生产力、形成产业规模将会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是否会出现更严重的失业问题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目前浙江企业下岗职工有18.6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10.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21.5万人。“入世”后,一批没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和产业将会被淘汰,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也将会不断涌现,但两者相比,很有可能是前者大于后者,这就意味着下岗和失业的人数还会增加。据统计,浙江国有工业企业60%以上的资产集中于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和冶金、水电气等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上,而近一半的城镇职工是在国有工业企业就业。“入世”后,浙江的主导产业在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冲击下,发展会相对迟缓,甚至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负增长,下岗和失业的人数也就会呈上升态势。另外,如前分析,浙江的农业生产在“入世”后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会进一步增加,这也会加大浙江的就业压力。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入世”后,浙江纺织、丝绸、服装、建材、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由于出口需求增长的拉动,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将会为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所吸纳。其次,随着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浙江的第三产业将会加速增长,加上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大量的劳动力将转移到第三产业的行业和领域。因此,“入世”后,尽管浙江失业人数会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重要的是应当加快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尽可能减小由于“入世”而带来的社会震荡。(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室/施利民)
|